摘要: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在思想上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其浓烈的爱国情怀,并从校园文化、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创业就业、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引导,在实践中不断激励他们积极为实现“梦”而奋斗。 关键词:共青团;青年大学生;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29—02 高校是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高校共青团的基层工作者,如何在校园内潜移默化地教育好青年大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其爱国情怀,激发青年大学生勇担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为实现“梦”而奋斗的热情,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当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他们在改革开放显现成果的新时代出生、成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多数掌握琴棋书画各类才艺,备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青年大学生们大多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素质全面,他们容易接受新兴事物、新潮思想。其中,不免会遇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由于他们基本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老师和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在有些情况下显得较为自私,考虑问题时比较自我,行为利己,进入大学集体生活后,没有父母家人的谦让,缺少类似亲人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同学,室友之间的矛盾点多。因此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其集体荣誉感,教会他们学会为别人做出牺牲,为国家荣誉而奋斗,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大学期间,正是青年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寻好的方法去正确引领青年大学生成为热爱祖国、富有理想与抱负的有为青年。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前沿知识,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后,深情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总书记的讲话激励着当代青年人要勇担重任,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脱颖而出、发挥作用。共青团组织首当其冲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做贡献,要团结鼓励青年大学生发挥所长,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要为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积极为实现“梦”奋斗发挥重要的思想和行为引领作用。 二、共青团组织要在思想上引领大学生为实现“梦”奋斗 首先,基层团组织可以成立“国学社”等类似社团。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每个了解历史的国民,都会因为了解的深入而递增对国家的敬仰和爱。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的传播记载表现于各类文献与著作中,它能还原民族进步的足迹和国家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引导青年大学生们爱读书、读好书,尤其是阅读历史名著。通过阅读增强其文化知识,同时了解并熟知所属民族的发展,增强其民族认同感,愿意视自己为国家民族中的一份子,明白个人荣辱影响国家命运。对于生僻难懂的内容、经典的爱国人物、感人的爱国故事,团委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名人解读名著,让学生在阅读与讨论历史名著的过程中了解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对历史敬畏,对民族敬佩。 其次,团委可开设“周末影院”并成立观影社团。基层团组织可以定期组织青年大学生观看红色或当代励志电影,招募有兴趣的指导老师,争取每场电影都有“爱影人”组织欣赏和点评。通过定期的观影和影评活动,凝聚团结青年,寓教于乐,以这种方式让青年大学生们对国家近现代史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感悟民族的优秀和人民的伟大,增强他们对国家的敬仰和自豪感,激励他们都要成为使国家进步和强大的建设者。
再次,将“榜样”偶像化。历史上的爱国名人比比皆是,他们的事迹无不感人,但是青年大学生们未必都了解。团委可以在校园宣传栏的固定位置每周介绍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名人,从其出生、成长到其性格的形成都做介绍,可能的情况下再以“故事会”的形式进行讲座,在讲座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些故事细节或片段进行表演,将这些过程拍摄成微电影,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参与表演的学生会因参演了某位爱国名人的成长故事而受到同学们的关注,成为“百变大咖”,成为偶像,从而在自己与爱国偶像之间找到契合点,扩大了这些活动的影响力。将“榜样”偶像化,激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因了解而爱,因爱而充满活力,让他们为将国家建设得更好而励志奋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