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

时间:2014-04-10 13:58 点击:
【摘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学贵知疑,能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是非常可贵的自学能力,也是学生主动性的一种表现,发现和提出问题越深刻,自学的收获就越大。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能力

  【摘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学贵知疑,能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是非常可贵的自学能力,也是学生主动性的一种表现,发现和提出问题越深刻,自学的收获就越大。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力从从课题入手指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在读完全文后质疑,质疑需要激趣几个方面论述课堂质疑方法。

  【关键词】课堂优化;策略;质疑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被动回答,老师还千方百计牵着孩子引出教师头脑里早已想到的结论,这样,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我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质疑释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贵知疑,能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是非常可贵的自学能力,也是学生主动性的一种表现,发现和提出问题越深刻,自学的收获就越大。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

  一、从课题入手指导学生质疑

  同一课题具有多义或多方面理解的性质,在初学课文时我总是问学生:“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这时学生就会围绕课题提出问题,例如《荔枝》这一课,学生就围绕课题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围绕荔枝发生了什么事?”“本课主要写荔枝的什么”等等,而在《桂林山水》一课里学生则提出了“桂林在哪里?”“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点?”在《养花》一课里学生则提出“谁养花?”“老舍怎样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学《梅花魂》这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用梅花魂作课题?”“梅花还会有魂?”等。课题质疑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想解决问题的心理学习课文。

  二、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

  在每篇课文教学前,布置学生先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并把问题写在预习本上,如学习《挑山工》前,学生在预习本上这样质疑:这篇课文写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为什么比别人多一倍?而花的时间却不比游人多?课文最后一段中有一句“我需要它”有什么含义呢?这几个问题提得比较好,这就说明学生认真读书,善于思考,此时此刻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