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充分开展“快乐体育”式教学

时间:2014-04-10 14:07 点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原本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时代发展,快乐体育成为体育教学中的热门话题。怎样将快乐体育的理念融入到当今的中学体育教学当中,让生硬、刻板的传统体育教学中充满娱乐性和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又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原本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的时代发展,快乐体育成为体育教学中的热门话题。怎样将快乐体育的理念融入到当今的中学体育教学当中,让生硬、刻板的传统体育教学中充满娱乐性和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又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他们在体育学习当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什么是快乐体育教学,进而得出实施快乐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措施,以便于快乐的体育教学在我国更好的实施。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教学;快乐体育

  一、“快乐体育”教育的实质及其内涵

  所谓快乐体育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同时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的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主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快乐体育是深层次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掌握以创新运动的乐趣能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快乐体育避免走入教学误区

  (1)快乐体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师指导和教学组织的力度。由于班级学生多,场地、器材不足等因素,就不可能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个体指导。比如,让学生拿上篮球、足球自己玩,不进行篮球教学。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让学生快乐地玩就快乐体育,事实上,这种玩耍式的体育带来的快乐只是暂时的,不会长久。学生的玩只限于体育浅层次的活动,没有对技能的深层次掌握,不能产生探究学习的心理,自然就不会有长久的兴趣。时间长了,感觉不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就会觉得体育活动只是用来消磨时间的无聊活动。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运动规则后,才能在不断的琢磨、体验中享受喜悦。比如,一个漂亮的投篮姿势、不同的踢足球技能(助跑、抽射、转身射门),都能自己感受到运动的意犹未尽,会努力研究哪些动作技术不对,做得不到位。因为,体育活动带给学生的是快乐,不管成功、失败,他们都愿意投入其中,希望自己是专家,赢得别人的喝彩。

  (2)我国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而快乐体育则是关注学生是否从愉悦、轻松的运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二者明显存在目标冲突。因此,有的教师认为很难两手抓,搞齐头并进,只讲学生的快乐就不能加强素质体能的训练。训练过程要付出体力,如长跑,很多学生都快乐不起来。面对这一问题,需要声明的是,我们讲的快乐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感受,学生虽然跑得大汗淋漓,怨声载道,但是不见得心理上没有快乐感。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苦中作乐”。

  (3)在体育比赛活动中,体育教师会绞尽脑汁想创新。经常有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出现在操场上、课堂上,这些比赛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些快乐的机会,但体育比赛也有其显而易见的弱点。如胜利者皆大欢喜,而失败者品尝到的则是苦涩与沮丧,并无快乐可言。因此,教师组织比赛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搭配,不能走强弱两极化,否则,学生总是受到失败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比赛中收获的不是快乐,而是气愤、埋怨,这就与快乐体育的初衷不相符了。

  三、快乐体育教学实施的措施

  1.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对于知识的渴求欲望并不是很强烈,而是对于他们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体育产生兴趣,然后让他们自主的去学习,而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被动的接受。在中学体育的教学当中,布置出一个相对良好的体育学习场地,创设一个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到一个舒适的感受,让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产生兴趣,这是快乐体育所要求的。在快乐体育的理念之下,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熟悉教材当中的内容,并且善于将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能够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要求具备强烈的代入感,要让学生充分的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自己存在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的产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愿望。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