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课堂质量问题就显得极为突出,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抓好散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这一教学重要环节。本文就这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散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材中,从广义散文的角度来看,现代散文大有占去半壁江山的份额,以初中人教版为例,七—九年级,现代文共127篇,散文就占了60多篇。由此可见,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课堂质量问题就显得极为突出,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抓好散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这一教学重要环节。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期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初中散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出发点 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二)阅读6中,我们可看出“散文”是属于文学作品范畴的,其阅读是欣赏性的阅读,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领悟内涵,获得启示,品味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以课标为出发点。纵观初中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散文内容大致分为写人叙事、写景抒情、民俗风情、哲理这四大类。以写人散文为例,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根据课标,我们可设问题有:①通读全文,说说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些事可看出?②找出文中描写阿长语言、神态、动作的精彩句子,说说其好在哪里?等。 二、初中散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第一,问题设计的难度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定,必须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发展和能力的提升。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对答如流,这样的问题不如不问,问了也是在浪费时间。如:七年级上册莫怀戚的《散步》,课堂上有老师问:散步的人有哪几个?散步在那个季节?地点在哪?这几个问题就是问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做出准确回答,更何况是初一学生呢?所以,这样问题问不如不问。设计问题的难度要是超过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同样也是无效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这句,你要学生思考是什么意思,学生能答得上来吗?况且即使学生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意思,也不影响他们对整篇文章中心的理解,因此,把学生难倒的问题也是无效的。我们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的度。
第二,问题的设计须有助于学生对散文这一文体特征的把握。目前选入初中课文的散文篇幅多是现代中外名家经典文章,都有短小精悍,语言精美,描写精细、传神,意境深远,风格不一等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充分体现这些特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提高对这一文体的审美,鉴赏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