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育草根性研究: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路径(2)

时间:2014-04-08 15:05 点击:
3.深入探究 具有了发散思维素养以后,还有一个思维深刻化、体系化的问题。要善于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牛顿曾经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教育研究需要

  3.深入探究

  具有了发散思维素养以后,还有一个思维深刻化、体系化的问题。要善于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牛顿曾经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教育研究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敢于研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4.主动介入

  学校要改革、要发展,就必然会提出学校的研究问题。作为具有主人翁意识的教师,要自觉、主动地探寻研究学校问题对自身工作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从中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位置。

  5.反思挖掘

  教学有许多的“规定动作”,譬如阅读、备课、引入、授课、结课、作文、考试、听课、评课、培训、试卷分析等等,每完成一个规定动作就有一个句号。只要我们善于抓住这些句号里的某些细节或有待改进的地方予以深入挖掘,就不愁无东西可“研”,不愁自己的教学能力提不高。

  三、怎样研究

  (一)主要步骤

  1.精炼问题,提出假设

  (1)辨析关键词:内涵、外延;(2)确定问题域:现象、范畴、本质;(3)描绘关系树:要素、关系。

  例:基于有效教学的集体备课研究。有效:效率(量)、效果(质)、成效(成果的影响)等。

  2.精细操作,实证假设

  围绕假设和猜想收集资料。

  (1)文献资料:相关研究的概念、方法、对象、结果、结论;历史档案;由近及远;重要人物、报刊、文件、著作;(2)调查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记录、观察记录;文字、图片、数据;(3)效果资料:改革(改变、行动、措施)引起的变化(现象、数据、品质、趋势)。

  3.精要总结,探寻规律

  主要是归因分析、概括抽象。

  (1)提出新概念,如“师本教研”、“心语作文”、“4+1”教学模式等;(2)概括新原则、模式、策略等;(3)总结新方法,如“五步导学法”、“二三三”课堂观察法等;(4)构建新体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5)得到新结果;(6)给出新解释、讨论、原因分析等。

  4.精心提炼,推广成果

  主要是教育写作。

  (1)写用心想过的—自圆其说;(2)写真实做过的—实做实证;(3)写效果明显的—实际效果;(4)写因果相关的—逻辑严密;(5)写紧扣题意的—名实相符;(6)写与众不同的—创新发展。

  (二)主要方法

  常见的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等。对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常用的主要有三种:

  1.观察·验证

  主要是融合观察法、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与经验总结法于一体的研究方法,其特征为用眼看,用脑思,用行动验证,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形成研究成果,用教育写作呈现出来。

  2.反思·改进

  主要指反思性研究。

  “反思”一词源于哲学,本指思维,即反思性思维。威廉·杜拉姆在《思维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常见的反思方法如下:

  (1)反思总结法。反思总结法是指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

  (2)对话反思法。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同伴交流研讨来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理解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

  (3)课堂实录反思法。课堂实录反思法是指通过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整个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观看课堂实录时,应注意比较哪些地方按原教学设计进行了,哪些地方进行了调整,哪些地方甚至失控走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4)教后反思法。教后反思法是指把教学中感受深刻的细节记录下来,写成教学后记、案例评析的方法。

  (5)课后备课法。课后备课法是指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6)阅读新知法。阅读新知法是指教师采取各种手段搜集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信息,通过阅读相关的信息获取与自己过去不同的想法和价值观,帮助教师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为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新的解释、见解和可能的新方案。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