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 近年高考生源逐渐减少,民办高职院校生源的校际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如何通过改善办学质量来提高社会名誉度,以此来应对校际竞争,摆脱生源危机,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值得探索的问题。 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通过网上问卷调查、院校走访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广东省内25所民办高职院校各年级专业的601名在校生进行学风现状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总体表现为部分民办高校对学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管理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纯、态度不够端正;学习适应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方法策略不科学,学生厌学情绪和浮躁心态日益浮现。在日常学习行为中,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会不断下降,另外许多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出勤率低、旷课迟到、课堂气氛不活跃等问题突出。大部分人不能做好学习计划安排,只偏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操应用,进入大学后未能改变过去完全依赖老师讲授的学习方式,不能适应大学较为独立自主的学习模式。 2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分析 2.1学生自身因素 大部分民办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属于学习成绩较差的群体,学习基础不牢,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经过紧张的高考后,来到较为宽松的大学校园里往往会更加放松学习。不少学生旷课睡懒觉,沉迷于上网聊天、看电影和打网络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关于身边是否存在有同学因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习的调查中,仅有13.7%的人认为不存在,52.1%的人认为身边个别存在这样的情况,34.2%的人认为身边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大学教学及学生学习方式与中学具有很大差异,不少民办高职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在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等方面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当中不少人表示来上大学只是为了跟随社会形势发展,混张纸文凭,又或顺应父母要求,不得已继续读大学。这种应付式的求学动机和学习态度,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未来职业规划目标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去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在调查中发现,42.3%的人认为自身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目标及方法等因素对学风状况影响程度很大,45.4%的人认为影响程度一般。此外,52.3%的人还认为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及兴趣也是影响他们是否有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 2.2客观环境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