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浅析耐久跑学习中学生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3-10-10 11:17 点击:
耐久跑是中、长距离跑,也是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很重要的田径教材之一,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练习此技能能够提高学生的心肺国内,完善心血管系统,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但由于耐久跑练习时间长,体能消耗大,
  耐久跑项目是本地区体育中考传统项目,无论是从学生机能提高方面来说,还是从学生升学成绩方面来说,此项目都必须多多加以练习;但耐久跑技能恰恰又是学生比较反感的练习项目,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好的教学组织方法,想得到理想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作为体育教师有必须对此作出必要的分析,从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寻找耐久跑学习中学生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耐久跑教学中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
  1、组织教学方面
  耐久跑的组织教法比较单调,在准备部分尚可安排适当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基本部分的学习中传统的组织和教法缺乏创新,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导致对耐久跑产生厌烦心理。学生不喜欢耐久跑的原因主要在于耐久跑比较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另外,从耐久跑的内容本身来说,练习方式大多采用绕圈跑,这种练习方法更加枯燥乏味,以致部分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2、学生自身方面
  初中生一般在13~15岁之间,意志力不够坚定、怕苦怕累,但对趣味性的项目比较感兴趣。由于耐久跑在练习中相对于球类等项目显得较枯燥,导致他们不喜欢跑步。另外,初中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认识不够,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同时也由于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体育课成了他们放松和娱乐的场所,这也是导致学生对耐久跑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之一。
  3、考核评价方面
  学习效果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更自信、更积极的练习,但同样也会使学生失去自信。班级内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如果忽略个体差异的存在,而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则对部分学生缺乏公正、公平。目前体育课的评价方法中很少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长期下去他们便会对耐久跑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
  4、环境因素方面
  由于条件所限,耐久跑一般都在室外田径场上进行,因此其受天气影响很大;天气好的情况下,学生怕晒而不愿意进行耐久跑练习,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课程便会终止,使教学的连续性受到影响,或多或少会使部分学生兴趣下降。另外,部分学校田径场比较简陋,有的学校硬件条件比较落后,根本不能满足耐久跑的教学,进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操场、跑道、体育器材等不满,这种不满情绪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
  二、耐久跑单元的教学建议
  1、改进组织与教法
  首先,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在专研耐久跑教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组织教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耐久跑教材本身对学生的吸引
  力就小,因此就越要在组织教法上多下功夫。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灌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指导思想,让学生体会进步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获得运动乐趣和成就感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