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杠杆教学中的关键点

时间:2013-10-10 11:16 点击:
教学直觉告诉我:学生在某章节感到学习困难或出错较多,是因为他们对该部分内容的关键点没有把握到位或者说教师在引导上出了偏差。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的含义,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本人以《杠杆》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突破教学中的关键点。 关键点一:力
  教学直觉告诉我:学生在某章节感到学习困难或出错较多,是因为他们对该部分内容的关键点没有把握到位或者说教师在引导上出了偏差。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的含义,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本人以《杠杆》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突破教学中的关键点。
  关键点一:力臂的画法。
  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力的作用线即是通过力的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所做的直线。理解和掌握力臂的画法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基础,为后面的《杠杆平衡条件》学习作了铺垫。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至关重要。但由于部分学生受数学中几何知识的影响,加之对力臂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学习起来略显困难。为了弥补这一知识缺陷,教学中,除让学生加深对力臂的概念理解以外,重要的是让他们多动手、多练习,牢固掌握好这个知识要点。
  关键点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是个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完成。《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估等环节。实验本身并不难,但该实验蕴含着的难点学生不可不知,否则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解题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或错误。本实验蕴含着的难点是:
  ①我们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杠杆?
  ②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怎样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对于问题①:我们在杠杆平衡或接近平衡时使用杠杆,即是杠杆匀速转到或处于水平位置的条件下使用杠杆的。(注意:杠杆绝不能倾斜)
  对于问题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直接读出力臂。(如果杠杆不平衡,将无法直接读出力臂或说从杠杆上读出的数据不是力臂)
  对于问题③: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通过杠杆两边的平衡螺母来进行的。(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因为前面已学习了托盘天平的调节使用)
  只有学生将这些问题通过讨论都化解掉了,才能顺利进入实验环节,得出准确的数据,归纳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关键点三:《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杠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应用很广泛。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但学生对杠杆的类型判断模糊,易混淆,分不清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教学中,我让学生紧扣《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判断。由F1L1=F2L2可知:
  ①当L1>L2时,F1②当L1F2动力大于阻力费力杠杆;特点:费力,省距离应用:钓鱼竿
  ③当L1=L2时,F1=F2动力等于阻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应用:托盘天平
  L1>L2F1F2(费力杠杆)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
  总之,三个关键点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只有突破了这三个难点,才能为学生扫清障碍,化难为易。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