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16-04-19 10:33 点击: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思想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方式单调(四)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养;人文教育;高职学生; 一、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思想普遍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思想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方式单调(四)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养;人文教育;高职学生;
  一、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思想普遍存在
  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他们良好人格的塑造,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 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 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所以为了实现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高职院校中上至高层管理者下至一线专职教师,关于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的教育教学 理念中都认为学生的技能培养不仅是首要的而且是唯一的要求。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对培养学生价值只注重专业技能和水平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格品质的塑造和人 文精神的提升。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认为没有必要开展人文素养课程,对人文素养课程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学生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 年,第三年是定岗实习,在校学习的短短两年内,学生专业课程多,技能要求高,开设人文素养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还不如节省出教育资源加大对学生专业技 能的培养,至于人文素养课程可以在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后再学习。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文素养课程教育工作就成了高职院校的边角料,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软标准, 只是用来应付上级领导部门的手段。
  高职院校的合格毕业生是的确拥有专业技能的优势,但高职院校如果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略人文素养的培养,那就没有完成教育的目标
  二、师资力量的薄弱
  我们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学校课堂教育是高职学生人文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人文 素养的高低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高职教师,传授知识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其中育人也包含人文素养课程方面的教育 与培养。但是受整体社会的影响,高校界也难逃市场经济价值体系和个人主义的冲击,教师队伍中皆以大学教师作为自已谋取个人利益的一个有利的载体,一味的追 求职称、职位、科研项目,认为只有这些才能带给自己相应的高收入。课程教学只是完成学校安排的硬性任务,最终使得教师形象和社会地位进入了恶性循环圈。目 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已经不能满足人文素养课程教育的需要。
  三、教学方式单调
  课堂教学是高职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主要渠道,所以加强学校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建设,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本次调查 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课堂教学并没有起到提什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人文素养课程教师只是简单地去灌输人文知识,不去注重关心学生和解决 学生成长过程中真实的问题和需求,忽视对学生心理和能力的培养,缺少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只是一味地完成授课任务,让在“夹缝中生长”的人文素养课程教育在 缺乏人文情怀的氛围中更加艰难的生长。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