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教提高教育质量(3)

时间:2016-03-30 09:29 点击:
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教育治理体系的改革,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教育治理能力亟待提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任务艰巨,内涵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政府围绕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文

  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教育治理体系的改革,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教育治理能力亟待提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任务艰巨,内涵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政府围绕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4]比如,推进学校章程制定,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制度保障框架。在高等教育领域,从2016年起取消国家统一印制学位证书,改由高校自行设计、自行印制,使学位文凭回归学校本位;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取消本科招生录取批次,实行大平行志愿投档;取消大学研究生院的行政审批,由高校自行设置,使其回归学校二级职能部门的本位;增加国家教育专项经费申请的开放度,打破高校固化身份壁垒,鼓励公平竞争;改革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增强地方统筹权,扩大高校自主权。显然,这些政策的设计目标均指向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学校办学主体地位,引导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改善社会声誉。必须指出的是,提高质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优良教师队伍、办学传统、学习文化和校风学风的形成必须长期积累、厚积薄发,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堆砌,而这又与社会公众对于优质教育的急迫期盼形成了强烈反差。
  (五)依法治教有待加强,诚信体系尚需健全
  与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相比,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依法治教在实施层面尚未全面落实。[5]-方面,中央与地方教育事权、财权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学校自主办学的地位没有落实到位,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时有发生,如何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仍须不断探索完善。另一方面,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违背教育公平乃至教育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育政策和改革举措的出台往往会受到社会公信力的质疑,教育改革环境和氛围不够优化。高校自行印制学位证书、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高校多元录取和"自主招生"等改革措施,从政策设计初衷而言,是为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符合教育改革走向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但在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之初,仍遭到了一部分人的质疑,担心"暗箱操作"、违背教育公平者有之,担心以权谋私、诱发教育腐败者亦有之,从而增加了教育政策实施的难度。
  综上所述,教育主要矛盾的转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内部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教育诸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以及不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使得学校内涵建设任务更加繁重,教育决策的难度明显增加,教育政策的出台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推进更为艰难,教育改革已步人"深水区",教育发展已进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新阶段。
  三、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现代学校制度;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是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政府和学校要把握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和教育价值观、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现代的教学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抓住国家、地方和学校制定"十三五"教育规划的契机,科学谋划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和对策建议。
  (一)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投入、扩大供给,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在继续强化政府教育责任的同时,创新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拓宽教育资源渠道,扩大教育有效供给,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一是巩固4%成果。加强制度保障和政府责任,巩固"十二五"期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的成果,确保"十三五"期间经济新常态下4%足额到位。二是补齐教育投人"短板"。制定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生均拨款标准,进一步落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生均拨款标准足额到位,实现所有学段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全覆盖,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办公经费标准和高等教育生均拨款标准。三是拓宽教育资源渠道。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抓住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契机,进一步鼓励民间资金进人教育领域,吸引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进人国内教育市场。四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调整和完善专项教育经费分配政策和机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增强学校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导向性,引导学校科学定位、公平竞争、多样化发展,把主要精力放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
  (二)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推进教育协调发展
  加强系统研究和统筹谋划,针对各地各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以及社会公众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加强教育供给侧改革,通过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增强教育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一是注重优化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全面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二是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学前教育扩大规模与提高保教质量并重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理顺高等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关系,推进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探索学分认定标准、互认机制和"学分银行"建设,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三是跟踪科技发展。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与线下教学、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创新教学和学习方式,改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加速构建学习型社会,依托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
  四是推进教育国际化。在支持我国学生和教师"走出去"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和学者来中国留学和任教;在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探索国际经验本土化实践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拓展。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