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践性 “实践出真知”。”这句箴言指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创造、实践活动。我们在开发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的时候,也必须关注其实践性。各社区青少年教育资源多种多样,不同的社区,可开发的教育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在实践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社区特点,发挥地域优势,打造社区特色,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可开发出种类各异、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开发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的“三大特点” (一)开发渠道多样化 伴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实践和发展,社区教育的内涵不断深化,社区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也进一步得到体现,丰厚的教育资源成为了我们今天的社区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教育学家认为,人作为教育主体和受教育对象,教育伴随人的一生,教育资源中人是第一要素。作为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在历朝历代的圣贤们对当时教育资源认识、利用、积累的基础上,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有着丰富的内涵、纷繁的理念、庞杂的结构、兴盛的产业、自成一体的资源系统。从教育的本质来说,其本身有教无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致力于教化乡里的社区教育也更是如此。教育的这种客观性赋予了教育公共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属性,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资源就呈现出类型的多样性。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开发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的时候,要广纳资源,为我所用,开发社区教育培训课程及社区活动项目等都可成为开发渠道。 (二)教育资源的多彩化 随着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社区青少年教育资源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呈现出“分布广泛,门类杂多,良莠不齐”等特点。基于教育资源的多彩化,我们要学会取舍筛选之道,挑选出对青少年教育有用的内容,加入到社区教育培训、社区项目建设中去,促使教育资源在动态生成过程中逐步提高利用率。还应根据学校教育的需求,青少年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筛选、挖掘那些能够增进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教育资源,开发能够提高青少年团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资源,从而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三)资源整合系统化 社区教育资源的前期状态因为分散、不集中,更新跟不上发展,起点低,前瞻性不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所以对于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加以整合才能真正得到有效利用。面对众多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做到有选择的开发,对那些零散的教育资源进行组合,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系统,使之更具有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对一些传统文化资源加以分类、合并、优化,给予其现代教育气息和价值,更好地激发教育活力,打造出属于本社区教育的特色;现有的教育资源可与社区特色文化相整合,赋予其社区标志性意义,逐渐扩大影响力,成为社区无形的资产。 三、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开发的“四个步骤” (一)制定开发的两级计划 隶属各乡镇的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制定本乡镇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开发预案,对开发的对象、范畴、遵循的原则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开发得以顺利实施。各社区根据乡镇一级的社区教育中心的计划指导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社区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开发计划。两级计划的开发经过论证后,应保持一个周期的稳定性,以计划为指导,以达成计划的预想效果为目的。 (二)因地制宜开发利用 乡镇一级的社区教育中心按照既定的计划安排,针对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现状,设定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的开发预案,采用个别交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开展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的“渔网式”调查,调研涉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此步骤非常重要,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后期青少年社区资源整合利用的高度和深度。 (三)汇总沙龙式交流成果 强调沙龙式交流,是因为这种形式更有利于激发人的灵感,让我们捕捉到智慧的火花。社区教育资源范围广泛,在充分交流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调研情况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后,进行筛选,作出更为合适的工作部署,形成有指导性意义的汇总资料,并使之成为后期开发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片面的观点导致“一言堂”,才能博采众长以期扬长补短。 (四)完善分级评价机制 各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根据预设的教育目标,对青少年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汇总、分类、筛选、整合,逐层推进分级落实,做到“点面结合”,就能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的综合化、合理化。开发后期,一定要在及时总结开发成果的基础上,加以考核制度以督促、评价开发的成效,完善分级评价的机制,保证、巩固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激励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打开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开发的后拓展空间,使青少年社区教育基地资源有效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具公益性、服务性。 整合开发青少年校外教育资源,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增长点。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团体、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要充分利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积聚社区教育正能量,增强青少年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培育栋梁之才,是时代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