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结构化: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创新的重要突破口(3)

时间:2016-02-24 08:42 点击:
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结构。通常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三大板块;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体育、文化课、军训等,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理实一体化课、实践操作课、顶岗实习,选修课程有

  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结构。通常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三大板块;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体育、文化课、军训等,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理实一体化课、实践操作课、顶岗实习,选修课程有人文类和专业类;一般文化理论教学时间与专业技能教学时间为1:1;国家课程教学内容与时间按规定执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时间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在此基础上,把专业群或所有专业的教学内容按模块(课程)名称、涉及专业、教学时间等汇总。每个模块又根据教学组织实施层面的教学目标,划分为初、中、高三级模块。这样,构建教学内容跨专业综合模块结构,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
  (二)教学主体结构化
  传统的教学组织中,通常根据专业的规模配备教师数量,根据课程门类安排教师任教课目。这样,一个教师一般每个学期任教指定的2~3个班级,负责某一学科的教学,在不同的教室或场室轮回;下一个学期或学年一般会任教另外的学科;所有同一专业的任教教师教学内容可能是一样的,教学资源开发的任务重,使用率低,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创新教师配备就是首先要根据教学模块的教学总量、一次教学实施容量、一个教师年教学时间等配备教师数量。其次,要根据教师特长配备教师任教模块,扬长避短,术有专攻,各司其职。再次,要做到一个教学模块不少于两个主讲教师,一个教师成为两个模块的主讲教师,团队开发、个体实施,有主有副、梯队成长。这样,构建师资配备专门化主副结合结构,实现教学师资结构化。
  (三)教学环境结构化
  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应该是多元的。一般文化理论课在普通教室进行,理实一体化课在专门的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课则在教学车间进行。因此,职业教育教学环境要普通教室与实践场所综合考虑,实践教学场所要理论教学区、基础技能训练区、理实一体教学区、综合技能训练区统筹安排。首先,基础技能训练区通常以设备为单元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区通常以课程为单元设计,综合技能训练区通常以专业或多专业为单元设计,任何一种实践教学场所都要考虑理论教学区域,实现功能结构完整性。其次,每个区域的设备数量要根据教学模块的教学总量、一年教学时间、设备年利用率等来确定。设备年利用率一般为80~90%为最佳,过高可能造成教学实施困难、过低会造成资源浪费。这样,构建教学环境多元集约化结构,实现教学环境结构化。
  (四)教学资料结构化
  职业教育的教学相对来说涉及的信息资源更为丰富,因此,其教学资料也更为众多。笔者认为,一个教学项目的教学资料应该包括教学设计、学习指南、学生工作页与引导提问、教师工作页、评价工作页、教学图纸与涉及技能方面和知识方面的“点”、工艺流程表、教学辅具与设备、手册、教学PPT、教学案例、教学动画、教学视频、教学软件、教学测试题、拓展资料(如参考书、网络课程)等。既有教师用教学资料,又有学生用教学资料;既包括纸质教学资料,又包括信息化教学资料。一般由项目描述、学习目标、教学流程设计、板书、巩固练习等构成教学设计。由范例意义描述(描述这是怎样的项目,主要学习什么)、现实意义描述(描述该项目在整体模块中地位和作用,对学生能力提升有何意义)、未来意义描述(描述该项目在社会发展及岗位职责中的作用,能解决岗位中什么问题,对学生职业能力有何帮助)、内容结构描述(描述项目主要包含哪些内容,难点是什么,学生通过怎样的活动,获得怎样的能力,具备怎样的能力)、内容理解性描述(自我评价该项目)、情景描述(描述学生条件、教师条件、教学条件)构成项目描述。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行为四个方面构成教学设计流程内容;教学导入与激励、准备、应用、拓展、检查评价、教学展望、整理整顿等构成教学设计流程环节,等等。根据教学目标,不同的项目教学资料构成初、中、高三级模块教学资料。初、中、高三级模块教学资料构成了一个学习领域(模块)的教学资料。这样,构建教学资料整体性可选择结构,实现教学资料结构化。
  (五)教学过程结构化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传授重点的差异性,教学地点的多元化等,决定了其教学运行路径复杂性。为了确保教学运行的合理准确、有效高效,要对其结构化。首先,架构教学运行模型。规定一学年教学时间为40周,假定上下学期各20周,其它法定假包括其中;相关专业每个班级分成2—3个教学小组,每个小组10~20名学生;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为1:1,上下学期相对平衡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安排;考证考级、学业测试、技能大赛等特殊内容教学时间优先安排;所有教学小组、教学内容、教学场所统筹安排。其次,转换教学运行计划。根据每一学年的校历,依据教学运行模型,制订学年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进程表,清晰呈现每周(日)教师在什么地点教什么,学生在什么地点学什么。这样,从而构建教学运行系统性小组教学结构,实现教学运行结构化。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结构化是前提,教学环境、教学资料结构化是必要条件,教学运行结构化是关键,教学师资结构化是根本保证,各要素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只有保证内在结构的逻辑性和融合性,才能确保教学组织创新铸就新平台,产生新优势,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