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原有的创业思维理念,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大力开发与培养,是解决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创业团队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力模型进行分析,结合战略地图的落地工具——学习地图的创新性研究,探索基于学习地图的学习与发展实践,旨在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团队成长过程的精益化设计,使学习内容情境化、学习目标清晰化、学习方法综合化。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力培养开发 当前,对于高校具有高人力资本存量毕业生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变得强劲。但由于经济的增速低于高校毕业生的供给增速,目前超量的人才供给尚无法被市场很好地消化。就业市场需求的整体状况在国内相对趋紧,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在减少,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不仅是由于国有企业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而且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体而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将非常严峻。 从2010年开始,互联网的发展迎来了新节点:从过去20年信息和互联网产业本身的发展,到向实体经济的逐渐渗透,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经济的形态,这主要是通过把实体产业网络化,纳入互联网的经济范畴。把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构成的互联网+经济,可极大地带动消费需求,扩大新的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就业,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可促进中国传统制造业、流通业、出口加工业的改革转型;并且可产生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自主创新的萌芽,培育创业者和小微企业主的企业家精神,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由于政府层面以及社会整体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态度,在社会整体的创业热潮影响下,2015年大学生创业热潮开始兴起。大学生当前的重要选择是创业或者组成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征途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一)国内网民增长有较大潜力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的网民全年共计新增3117万人,达6.49亿的规模。互联网普及率与2013年底相比提升了2.1个百分点,达到47.9%。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的规模如图1所示。与2008年相比,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增长了将近1倍,我国的上网普及率高于全球互联网普及率40%的平均水平。然而,与互联网发达的国家相比较,我国的互联网还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普及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互联网的普及率将会随着快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实体不断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而攀升,国内网民规模从当前的互联网普及率来看,增长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二)迎来高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时期 现在,中国逐年提高的手机普及率使移动互联网的规模极有可能超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以及占网民总体的比例如图2所示。截至2014年12月,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比例在中国网民中由2013年的81.0%提升到85.8%,手机网民与2013年底相比较,增加了5672万人,达到5.57亿人的规模。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手机网购等手机商务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9.2%、73.2%和63.5%,在中国网民中,手机商务应用大爆发,增长幅度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在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中也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趋势。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更加广阔的天地将通过3G/4G平台获得,移动互联网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新型业务,其主要内容是生活娱乐并结合其他行业服务特点。普及化、融合化和多媒体化将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态势。另外,将全面改善移动行业应用的用户体验,用户的多媒体信息通信需求在未来移动互联网中能够被满足,包括声音、数据、图像和视频等在内。移动娱乐类和移动商务类的增值服务是未来移动互联网所承载的业务类型。 (三)农村将成为未来互联网产业最具潜力的市场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农村地区有了显著性提高,互联网在农村也保持快速增长,这是在“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工程的有力推动及中国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中国农村互联网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未来互联网产业最具潜力的市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与2013年底相比增加188万人,比例为27.5%,达1.78亿人的规模。相比2013年底,城镇网民增长2929万人,增长幅度较大。互联网应用中的媒体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网络、互联网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和网络教育等是农村网民的主要应用类型。农村非网民的转化难度也随增幅逐年收窄的整体网民规模、城市化率稳步提高的背景下加大;要想提高农村网民的增长规模,需要在未来实行进一步的政策和市场激励。 (四)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的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实用性网络应用 电子商务是重要的网络应用,与网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使用率在商务交易类应用,如旅游预订、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络炒股等在过去几年中增长趋势明显。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与2013年底相比较,增加了5953万人,增长率为19.7%,达到3.61亿人的规模;我国网民中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由48.9%提升至55.7%,较2013年底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增加了4411万人,达到3.04亿人,增长率为17.0%。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由42.1%提升至46.9%,这是与2013年12月底相比得出的数据。并且,手机支付在网民中的使用比例由25.1%提升至39.0%,手机支付用户达到2.17亿人,增长率为73.2%。近年来,政府为了引导电子商务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业界电子商务也迅速发展,不仅平台类电子商务网站大量涌现,有远见的传统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因为这种大气候的形成,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实用性网络应用预期在未来几年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二、大学生创业团队及其创业力 (一)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创业者特指那些能够识别并且把握机会,把这些机会转变为可操作、可市场化的商业计划,通过时间、金钱、努力、知识和技能来创造价值,并承担由此带来的竞争风险,努力获得回报的组织、管理并承担创业企业风险的人。创业者引领商业变革,他们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 创业团队一般是由两个及以上的人组成,不仅仅是简单的团队,他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在工作中相互依赖、相互补位,对创业企业的未来负责。他们在创业企业中处于决策和主要执行者的位置,对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负责。一般而言,核心创业者、执行者、被雇佣者组成创业团队。 (二)创业团队在大学生中的特点 通常是由拥有并得到某项技术、产品的专利或新创意的某个核心创业者组织和建立大学生创业团队。团队是核心创业者通过在大学的人际关系网,邀请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朋友、亲戚等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是特殊的团队组建形式,大学生创业者的本质特征使其呈现出以下特点。 1.目标和共同愿景 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团队有凝聚力的标志,团队成员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理解、相互妥协、相互依赖、相互补位。在此种情况下,个人目标会适时地服从团队目标,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团结起来向着团队的目标前进。就大学生创业团队而言,核心创业者的目标和价值观通常决定了团队价值观的导向。作为团队的领袖,核心创业者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能够直接影响团队成员,并且能快速做出决定,引导、调整团队目标,尽可能地让团队成员服从和认可。 2.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就是学习共享、信息共享和技术共享。尤其在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如果不能快速地互通有无,快速地建立团队内部的信息、知识、技术共享机制,那么知识的交换成本和传递成本将不可避免。因此,创业团队作为学习型组织,应通过建立内部知识、信息、技术共享平台,使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将内部的知识交换、传递成本降到最低。同时,知识共享平台本身的功用,可使团队成员在知识、技术和信息方面能够得到来自团队成员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使团队成员之间能够传授知识、交流经验、共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达成团队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