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上篇)(4)

时间:2015-12-01 10:34 点击:
三、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路线图 当前,61.9%的县城和46.8%的农村班级处于基本质量水平;25.5%的农村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处于不及格水平,低于基本质量城市65%、县城23.8%及农村25.5%的学前一年班级教育

  三、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路线图
  当前,61.9%的县城和46.8%的农村班级处于"基本质量"水平;25.5%的农村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处于不及格水平,低于"基本质量"城市65%、县城23.8%及农村25.5%的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已达"中等质量"。当务之急是把县城和农村的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提高到"中等质量"水平,城市地区的重点是把学前一年教育质量普遍提高到"良好质量"水平。城乡学前一年教育质量的差距和不同的发展任务,要求我们选择学前一年教育纳人义务教育适宜的路径。
  发展学前一年教育有"免费"、"义务化"、"城乡差别投人"三种路径。一是"免费",意味着所有成本由政府承担,生均运行成本即为政府应投人的生均财政经费。二是"义务化",即把学前一年教育纳人义务教育。"义务化"路径能够解决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经费问题,统一解决学前一年教育教师的身份、资质和待遇以及课程标准等问题。相对于"免费",。义务化"需要更多的经费投人。三是"城乡差别投人",其含义是"农村免费,城市成本分担",在步骤上以农村学前一年教育质量改善为先,在经费投人上体现"新增经费向农村倾斜"。学前一年教育纳人义务教育适宜的路径:兼顾质量和效益。
  首先,不应提倡在"基本质量"水平上实施"免费的"和"义务化的"学前一年教育。当前,有一些地区已经在尝试学前一年教育免费。。免费"能够部分解决"人园贵"的问题。"免费"应当以适宜的质量水平选择为前提。如果不以质量改善为前提,简单地在低质量水平上实行"免费的"学前一年教育,对于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当前,我国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总体水平偏低,大部分班级(55.8%)有待提升到"中等质量"水平。。基本质量"只是"及格"水平,存在"小学化"的倾向。在"基本质量"水平上实施"免费的"或者"义务化的"学前一年教育,不利于全面改善学前一年教育质量。在2014-2018年,在"基本质量"水平上实施"免费的"师幼比1:17.5,75%教师在编,生均运行成本2866.56元,经费需求规模551.33亿元)和"义务化的"师幼比1:17.5,100%教师在编,生均运行成本3021.74元,经费需求规模581.18亿元)学前一年教育,与"中等质量"水平上以质量改善为先的"城乡差别投人"路径的经费需求规模(师幼比1:17.5或是1:15,55%教师人编,生均运行成本4234.52元,政府分担比例55%,经费需求规模631.19亿元或666.53亿元)相差不大。在经费投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2018年前,应优先考虑在"中等质量"水平上以质量改善为先的"城乡差别投入"路径,提高农村学前一年教育质量。
  其次,在"中等质量"和"良好质量"水平上,"城乡差别投人"路径的经费需求规模虽然仍然低于"免费"路径和"义务化"路径,但三种路径所需经费规模差别不大。因此,应当以"中等质量"作为把学前一年教育纳人义务教育的起始门槛,把"良好质量"作为把学前一年教育纳人义务教育的理想水平。
  再次,无论在何种质量水平下发展学前一年教育,"城乡差别化"路径的经费需求规模最小,"义务化"所需经费投人规模最大。相对于"免费"和"义务化"来说,"城乡差别投人"路径可以较少的经费投人来促进城乡学前一年教育均衡发展,弥补农村学前一年教育这块"短板"。把学前一年教育纳人义务教育适宜的路线图是:选择以质量改善为先的"城乡差别投人"路径,优先在农村地区实施以质量改善为目的的免费的学前一年教育,把农村学前一年教育普遍提升到"中等质量"水平;在学前一年教育质量的城乡差距缩小之后,在"良好质量"水平上全面实施"免费的"、"义务化的"学前一年教育,把学前一年教育纳人义务教育。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