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模的扩大与否以及数量的增长与否是衡量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与否或者是发展程度的首要指标,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如果没有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就谈不上取得发展。然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依据规模的扩大以及数量的增长,其发展规模要受到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明等的发展状况的制约。因此,把数量扩展和规模扩大作为衡量的目标并不符合该类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 2.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并不能适应该类院校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径,因此,还必须注意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过于重视招生规模的扩大,对教育教学质量不够重视,导致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下滑,由此面临降级的困境。由此可见,该类院校所面临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要求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质量为核心,努力提升其办学质量。 3.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要适时调整其结构构架。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办学主体结构调整、层次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等。在办学主体结构调整方面,要改变办学主体单一化的现状,走以国家为主的多元化办学主体道路;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地调整应用类学科专业的设置;在层次结构调整方面,要探索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模式。在区域结构调整方面,努力减少地区差异,积极扶持欠发达地区该类院校的发展,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4.积极推进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的协调发展。如果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过小,就会致使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低,进一步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但如果一味地追求规模的扩张,忽视办学效益,就会导致办学效益与办学国模的严重脱节,不利于该类院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坚持适度的办学规模,努力推进规模与效益的同步增长,才能实现其未来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对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进行研究不但是推动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各项改革、提升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促进各类教育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从而提高该类院校继续教育办学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做到:努力推进规模、质量、结构以及效益四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保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四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办学机制、管理体制应合理科学有效,努力推进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灵.高等院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1-23. [2]严继昌.实现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八点建设性意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5):45-47. [3]徐木兴,刘朝马.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008(6):32-35. [4]彭小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014(6):51-53. [5]王志刚.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