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探析(2)

时间:2015-11-27 09:52 点击:
1.在学科建设方面,尤其是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相关机制应科学合理。专业设置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开展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载体,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对一些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进行重

  1.在学科建设方面,尤其是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相关机制应科学合理。专业设置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开展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载体,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对一些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进行重点资助和建设,使其成为该校的特色专业和招牌专业。课程是连接新建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桥梁,是其1切活动的核心。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尤其是加强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同时,在培养方式上,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2.建立合理、科学、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目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教师数量跟不上招生数量的增长;教师的来源结构的过于单1,不利于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缺乏市场导向,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专业的教师过剩,而新兴学科、热门专业的教师却极度紧缺4。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搭建有利于教师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社保体系;为教师国际化交流搭建体制平台,提升教师的国际学科视野,促进教师自身多元文化的融合,为该类院校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积极搭建经营型教师队伍的体制平台,鼓励他们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导向,组织、整合来自其他院所的实力派专业和管理人才,建立一支能够承担新兴、紧缺学科专业教育教学任务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积极推进办学与管理体制的各项改革。改革现有的僵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和开放灵活的管理体制,尤其是要改革现有的不科学的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机制,实现面向社会的法人实体自主办学和管理模式。
  (三)教学模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水平以及国际交流等各项工作之间应相互推进,逐步提高
  1.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遍化,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对该类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的普遍化和大众化使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重在培养学习者实际应用技能的教育和学习机构,学习者将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有权利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方法等。学习的目的从单独地获得信息和知识转变为培养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设置从以基础学科为主的学术性课程转变为侧重培养学生各种潜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跨学科、多学科的课程;学习过程从原本的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僵化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多样化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教师的主要任务也由传播知识转变为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专业能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2.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重视科研的积极推动作用,重视科研的投入与发展。一个高校的科研立项数量的多少、科研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院校是否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途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而言,要重视并切实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应用型以及基础学科的科学研究要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具体而言,即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必须重视科研发展,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增加科研投入,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努力提高该类院校的科研水平,使该类院校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同时,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实现学校内部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科学研究的跨越式发展。除此以外,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还可以建立大学科技产业园,打造高科技企业,培养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从而提高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3.教育国际化是未来教育的_种发展趋势,而国际教育交流则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构建强大的学术梯队;有利于建立高水平的学术起点,提高科研水平;有利于培养国际型人才。由此可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三)办学规模与教育质量、结构构架和办学效益之间的相互协调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