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从生态学、系统论、可持续发展哲学思想的视角构建校企合作生态系统,有利于剖析与揭示校企合作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发现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参与主体、调节机制、外部环境,主要特征有复杂多样性、耗散结构性、动态适应性、协同进化性、特定时空性。现阶段应从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校企协同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对接、实施系统健康评价等四个方面来推动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高职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高职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也是校企之间及与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具有多样性、协同性、自适应性等诸多生态学特征。从生态学、系统论、可持续发展哲学思想的视角构建校企合作生态系统,既有利于剖析与揭示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也有利于分析与解决当前校企合作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促进企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1)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内涵 在生态学的全新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的发展如同自然生态系统的群落演化一样,一方面各参与主体为各自利益相互博弈、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与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类比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校企合作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内,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学生(家长)等四个利益相关方与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之间通过复杂非线性机制的有机耦合而形成的复杂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参与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驱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各司其职,协同共生,共同维持系统的延续和发展。 (2)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1.参与主体 从生态视角来看,作为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学生(家长),是构成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直接参与主体。第一,学校。高职院校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养者,培养企业、社会需要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与要求,也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第二,企业(行业)。企业是高职人才输出的主要接收者,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对企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行业组织集中代表了本行业内企业的共同利益,对校企合作起着指导与协调的作用。因此,学校与企业(行业)是系统的最主要参与主体。第三,政府。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一方面作为高职教育的举办主体直接指导校企合作,另一方面,作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者通过公共政策的引导与公共财政的支持引导与激励校企合作的发展。第四,学生(家长)。学生及其家长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支持者,学生(家长)对校企合作教育实施的满意度与认可度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