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师信念的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分析(2)

时间:2015-11-27 09:30 点击:
(三)实践构成教师信念的原料 一个教师的信念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形成过程,一个教师信念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完人被打造出来的过程。可以想象一个非完人的教师如何能培养一个完人学生。一个教师在求

  (三)实践构成教师信念的原料
  一个教师的信念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形成过程,一个教师信念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完人"被打造出来的过程。可以想象一个非"完人"的教师如何能培养一个''完人"学生。一个教师在求学期间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认为这些东西都是模糊的、肤浅的、感性的,也可以说这些东西是存在于教师体外的,真正要让这些东西变成血肉融入教师体内,还需经过实践这一环节。但前提是教师事先要有这方面理论知识的储备,否则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理论知识和感性体验,教师任职时也失去了一个理论导向和点燃未来的星星之火。有了理论知识和感性体验,教师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加快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磨合速度。有些研究者证实,教师的信念经过实践的证明后,信念则会加强,否则会削弱。这也符合条件反射原理,但研究者认为被证实了的信念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信念,没有被证实的不一定是错误的信念。有可能此时的信念是正确的,到了彼时,信念则变成错误的。这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一双慧眼去识破,要结合上面提到的信念构成途径一起去考虑。在当今学校知识、技能当道的背景下,教师要实施自己的教师信念尤其是自己的信念与如今的形势不吻合的话,教师面临的风险和阻力还是相当大的。研究者从别人的研究中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看到了一些敢于吃螃蟹的外语教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师信念时遇到的尴尬,有的出现了退缩,有的出现了低迷状态。当心中炽热的信念遭到冰冷的现实打击后,作为信念的持有者、捍卫者,教师这时最应该冷静分析,看看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4)环境构成教师信念的保证
  如上所述,教师在形成、实施自己的信念时,适宜的环境是构成他们信念的保护神,是滋生他们信念的土壤。这也是最难保证的,因为这在教师掌控之外,即教师在这方面无能为力。这里的环境既指客观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指社会环境、风气等。客观环境,即教育场所的一切,除了大的、明显的教学设施,还有小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石,甚至张贴的名人名言、宣传图片、文章等都对受教者和教育者进行着无声的教育。一个教师若在求学过程中经历的学校客观环境越优雅,越有人文气息,就越能激发他求美、求真、求善的心情,越能促使他爱国爱民,勤奋好学、奋发图强。比如说学校的一棵参天古树,带给人的是历史的沧桑感、厚重感,显现出这个学校古朴凝练而又有活力。这与一些新建学校动用巨资所购买的一些大树不可同日而语,树冠的大小与树干的粗细极不成比例,给人的感觉是假、丑。由此可见,客观环境虽然容易改造,但要改造的具有人文、学术、时代气息,并不是盖几座楼、栽几棵树、放几个大石头那么简单。社会环境体现在学校则是各种各样的对师生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建立的目的其实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虽然它有看似强制性的功能。如果规章制度被一些没能吃透上级精神的领导滥用,被一些故意违背制度的行政人员"借用"那对教师信念的构成将起很大的阻碍作用。这时规章制度不再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而成了他们发展的绊脚石。在基础教育中,学生比较年幼,意识不到这些危害,但作为教师则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们常常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叹息。如果遇到民主、睿智的领导,他就会从规章制度中挖掘出很多宝藏来服务于师生。比如说穷地方的学校请不到大城市的名师来做报告,因为那名师的开价太高了。这怎么办?一位聪明的校长将这个名师的书和光盘买下来,送给教师人手一份,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可是现实中,能够真真切切站在师生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领导还是太少了,而现实需要这样的行政人员井喷式地出现,让行政人员真正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来,为教师信念创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鞠玉翠.教师的信念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35-36.
  [2]马莹.当代教师信念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55-160.
  [3]刘小娟.英语教师信念发展类型和实施条件探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5(3):120-12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