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与运行特征(下篇)

时间:2015-11-23 10:31 点击: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发者究竟是怎样呈现出来的呢?笔者以为,按照列宁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关系理论的基本精神,社会、国家、群众、阶级、政 党通常是由领袖集团主持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事实上是一定领袖(领导)集团,即中枢领导集体,他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发者究竟是怎样呈现出来的呢?笔者以为,按照列宁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关系理论的基本精神,社会、国家、群众、阶级、政 党通常是由领袖集团主持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事实上是一定"领袖(领导)集团",即中枢领导集体,他们才是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主体。 但应进一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源发者是他们所属群体的代表,即所谓"一定社会、国家、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代表。第二,教育实施者作 为"中介"性质的关键主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或社会或国家或阶级或政党或社会集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原则以及方针和政策的制定或决定。因为,如 同影视作品生产中剧本与导演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教育实施者的实践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思想、观念又会反馈至 教育源发者那里,不断推进一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新和变革。第三,还值得指出的是,历代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专门家,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 治教育主体。大体说,他们也属于教育实施者范畴。在历史上,他们中有些人或许兼具哲学家、政治学家、伦理学家、社会学家乃至自然科学家等多重角色,当然也 有许多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他们的重要作用在于,总结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沉淀开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传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文 明,是人类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世代延续、生生不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随着人类社会有序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和文化自觉的逐步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专门化的理 论研究愈益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第四,从理论上将教育者划分为三类主体,并不是要机械地割裂他们的现实存在。事实上,现实中这三类主体是相互交织、相互 渗透、相互作用的,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能划出绝对的界限的。
  (二)教育受益者是组织化的受众
  大到社会、国家,中至阶级、政党,小 到一定社会群体,都有不同层次、范围以及某种程度的组织化。从历史过程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组织化也愈 益走向高级阶段。例如,近代以来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组织化程度同古代社会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历史和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组织化程度与思想 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呈正比例关系。一般说,受众的组织化程度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越强。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有意识、有计划、有确定目的目标的
  无论古希腊的"美德袋"说,还是中国古代的"君子人格"论;无论现代国外的"责任公民"教育,还是我国现代的"四有"新人的培养指向,都证明了这一点。
   以美国20世纪40、50年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为例。美国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51年的教育改革报告中关于新精神的构建表达得十分 清晰"美国学校管理委员会将精神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置于学校教学活动中……美国政治委员会极力主张教育者应明确'通识可接受的价值观',应在国内的学校中畅 行。这些'必要'的价值观中强调个性、真理的推崇和兄弟之间的责任,从而强调个体道德的责任感。他们敦促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正直感和责任心,脱离战争时的世 俗主义。委员会主张学校应提高道德价值观……"[6]
  再如,在中国古代至汉武帝以降,逐步采纳和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教育政策。其 中,较为典型的是培育君子人格。它既是儒家德育的理想人格,又是儒家实施德治一德育的社会力量和现实载体。君子是通过道德教育而具备极高品德的人。"君 子"形象的提出,使儒家的德育学说焕发出亮丽的风采,亦使儒家的德治一德育理论具备了极强的可操作性。君子不是以出身为标准而是以学问品德为号召,"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积极参与政治、社会管理,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独特的力量。[7]
  依据上述三个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笔者认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应当做出如下逻辑解读。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