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文化是人的创造力发展与发挥的结果,是人的创造力产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总和。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人的创造力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文化之所以是创造力之源,在于蕴含其中的创造"基因"。文化转化为个人创造力须经历对多样文化的接触交流、理解认同、融合建构等过程。作为创造力之源的文化,其独有的特征是先进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性。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学校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 【论文关键词】文化;创造力;创造力培养 发展人的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所强调的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关于人的创造力的研究文献很多,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但随着研究的拓展和深人,人们曰益认识到文化对于人的创造力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 一、文化作为创造力之源的机理分析 关于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较早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创造力对文化产生、变迁、发展的作用上,而后这种研究发生了转变,转变到文化对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的作用上。在初期阶段,人们感到创造力如此神奇,创造了曰益丰富和高水平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那么,创造力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直到20世纪中期,研究者一致地找到了创造力的源泉一文化。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中专门探讨社会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认为文化是人的创造力的心理根源。这一研究成果影响广泛,使关于创造力的研究越来越多地转向文化研究,特别是关于文化作为创造力之源的机理研究。 文化为什么是创造力之源?这一追问激发了进一步的归因研究。这一研究受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影响,先是猜测,后经不断地证明,逐渐得出:人类的进化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路径,一是生物学的生理的进化,二是文化的进化。就像生物进化有其进化"基因"一样,文化进化也有其基因。"透过几代人的统计相关性可管窥到,人类的遗传变异另有根源:文化……与人类复制自身的基因遗传线交叉的是文化流;如果丧失文化流,我们就只有人的身体,而没有人的心智。"[2]与大多数动物的进化不同,人类的进化则与遗传和文化双重信息的差异性传递紧密联系。文化的遗传信息也如生理的DNA-样,有其创造的密码。文化以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的创造力充满了连续而不可简化的信息,使文化有了在基因世界里的不知道的、无法剥离的丰富内涵。"人类的创造力是促使基因一文化共同进化的导火线。创新来自创造力,这些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原料。"[3]总之,在人类的发展中,人类一方面在生活和实践中实现着生理进化,另一方面实现着文化进化。文化进化确保一代代新人不仅生理上不同于动物,更在心智上不同于动物,这就是具有创造力。人在生活和实践中,通过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形成语言文字、建筑、法律、制度等。人类在创造文明--文化时,一方面产生了各种物质、精神、生态的对象物;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创造力物化到对象物中,使老一代人的创造力得以保存并有可能向下传递。新一代人在学习、掌握和分享老一代人创造的文化过程中,获得蕴含文化中的创造"基因",使人的创造力得以继承并发展。文化越多元、多样、开放和自由,其所包含的创造力就越丰富、越有活力和竞争力,对创造力培养的作用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