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政策比较发展趋势与启示(下篇)(2)

时间:2015-11-18 11:09 点击:
反观我国2003年形成的《中国教育技术标准》,时间已过去十多年,也未能修订与更新。同时,我国现有教育技术标准的内容仅限于类目与绩效指标,需要在评价量规、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培训活动指南、学科课程标准以及

  反观我国2003年形成的《中国教育技术标准》,时间已过去十多年,也未能修订与更新。同时,我国现有教育技术标准的内容仅限于类目与绩效指标,需要在评价量规、多学科教学资源单元、培训活动指南、学科课程标准以及丰富的案例进行完善。秦炜炜建议,我国的学生、管理者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应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配套研制[78]。NETS.S1998到NETS.S2007这两个版本的修订,反映的是从学生教育技术基础标准到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转变,也就是从关注"硬"到关注"软"的过程。
  为了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我国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应该包含一个理论支撑下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框架,一套完善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一个经过实证数据验证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79]。
  4.技术:加快融入信息技术,注重反馈数据
  进入21世纪,不管各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进展如何,都在经历着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的历程。在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中,技术同样起着革命性的作用。
  ISTE标准指出,传统的评价工具不再适合21世纪的学生,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发新型学生评价工具,技术能够创造性提供改善评价效果的机会。同时,在NETP2010中,提出了利用技术进行评价的几个建议:(1)利用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复杂能力的评价;(2)利用技术收集学习过程中的数据,为改善学习提供依据;(3)利用技术优化教学评价、加速评价量表的开发、及时提供反馈、促进教学评价的公平性;(4)设计相关的技术工具,从而帮助教育工作者对评估过程进行管理、分析数据并采取适当行动[80]。
  美国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联系非常紧密,为提高教学评价的效率与质量,专家与评价者们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促进教师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评价证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中,其主要方式有建立教师电子档案袋、开发电子教学评价系统以及利用多媒体采集教师教学视频等[81]。
  韩国在2000到2013年的教育信息化白皮书中,对新技术和评价数据的应用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在其教育信息化评价年度报告(2000年,以后变成两年评价一次)中,新技术运用于评价的成效和评价数据报告将反馈到下一年的政策制定,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2011年发起的"SMART智慧教育"项目,还提出建设并运行Edu-Data教育大数据系统[82],为评价的研究、法律支撑提供大数据支持。现如今,教育大数据已成为驱动教育信息化评价改革与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2007年,新西兰教育部发布了一个评估报告:《学校ICT网络基础设施升级项目:早期影响的评估》[83],专家团队就全国实行学校ICT网络基础设施升级项目以来的早期影响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实行升级项目以来,大部分学校教师反映还需要适应一些衔接整合的工作,在老师的态度信心和动力发生了显而易见的积极变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实现了教师们教学和专业用途的增加。同时也发现在项目初期,仍需要给教师们提供较大的技术支持和培训。这些反馈数据和评价报告给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提供了意见,让国家能够掌握每一项工程的进度和效果。
  通过从各国际组织、教育信息化水平先进国家的评价研究和实践中学习,我国也开始意识到利用技术开展评价的重要性。这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中发布的"两个标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在《能力标准》的评估与诊断方法中提出:(1)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2)尝试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测验、练习等工作;(3)综合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学情分析,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依据;
  (4)利用技术手段持续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关键信息等。可见,在评价中整合新技术以促进评价工作的高效运行,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四、发展趋势与启示
  通过对美国、韩国、新加坡和UNESCO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教育信息化评价的相关政策、研究、标准和技术的对比,我们得到一些启示,并对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把握(如表5所示)。
  (一)政策上高度重视,更新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目的,加强执行力度,完善持续评估
  在政策上,重视教育信息化评价,认识到评价是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教育信息化评价思路和框架。同时,转变评价理念,将评价作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反馈的手段,将评价从教育信息化的终点变为起点,做好从评价到诊断的评估监测。细化评价目的,使其具备可测量性。对于政策提出的工作目标,要落实责任机构,加强执行力度和进度跟进工作。对于发展战略本身,开展持续不断的评估工作,以确保政策的适用性和评价效果。
  (二)落实评价责任和研究单位,成立评价专家委员会,设立评价研究项目
  相比于美国ISTE和韩国KERIS这样的专职评价责任和研究单位,我国迫切需要将教育信息化评价工作落实到某一具体研究单位,建立评价的分级责任制,同时,成立各种评价专家委员会。对于评价研究方案的执行,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结合政府力量和学者思想,双向保证把教育信息化评价工作落实。可以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专家引领,多方参与"的评价团队,在吸收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开展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本土化研究。投人资金支持,通过设立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项目,鼓励试点学校、各级评价机构和研究者加人。
  (三)顶层设计,研制针对不同评价对象、办学层次、构成要素的统_评价标准,配备评价指南和案例,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评价标准
  无论是美国ISTE针对"学生一教师一管理者一教练一计算机科学教师"的系列评价标准,还是韩国的针对"幼儿园一小学一中学一教育管理一大学一终身教育一职业教育一学术研究"的评价方案,都是基于顶层设计的系统工程。相比之下,我国现存的评价指标虽丰富却不够系统。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去细化与丰富评价标准,规范、整顿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出台系统性、分层次、分对象、针对不同构成要素的相互配套衔接的评价标准。为不同级别的评价人员提供指引以及自我评价的方向。
  为了提升标准的可操作性,还需要提供相应的视频案例资源包[84]。正如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制定,经历了"广泛征集意见一召开专家会议一发布征求意见稿一参与各种会议征求意见一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计划"[85]这个漫长的过程,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的制定,也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严谨的过程。在基于调研的基础上,由专家团队研制更加完善、统一、系统、有逻辑的评价标准,不断跟进评价实践,保持动态修订。
  (四)渗透新型评价技术,开发各类评价服务支持系统,分析年度诊断报告和教育大数据
  美国2010年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改变美国教育:学习以科技为动力》的关注重点就是信息技术在学习、评估系统中的有效应用[86]。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部为各省级教育办公室开发了自我评价系统,完成了"准备自评报告一区域自我评价一提交自
  评报告"的智能评价服务,打通责任组织、自评委员会和教育研究服务所之间的沟通壁垒,提供新技术和服务系统的渗透支持,提高了评价的效率。
  世界各国的年度评价报告和阶段性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启示我们,大数据时代的评价数据对评价工作的实施效果有很好的参考作用,能为评价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改进意见。为此,加强硬软件建设,提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信息素养、技术整合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加强科技服务力量,是提高教育信息化评价效益的路径之一。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