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发展历程:课程的视角(上篇)

时间:2015-11-17 11:28 点击: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课程设置往往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理想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学生能力的发展也相应地与课程的变迁相辅相成。古代无文字社会课程较为看重记忆能力、口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课程设置往往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理想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学生能力的发展也相应地与课程的变迁相辅相成。古代无文字社会课程较为看重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产生以后,课程更强调读写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等;知识经济社会的课程则注重专家思考能力、复杂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社会发展对人能力的要求是一个不断提高的累积过程,当前,需要多学科横向交叉培养学生的思考、交流等关键能力,课程设置应进一步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并细化具体标准。
  【论文关键词】社会变迁;能力发展;课程设置
  随着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和能力①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教育规划纲要》以及《人才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了人才的能力建设问题。对学校教育而言,课程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学生的品格、知识结构、能力形成以及未来发展无不受课程的影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学科不断生成,社会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发生了种种转变,并引发人类不同历史发展时期能力培养方向的变迁。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如何变迁的?在课程中是如何体现的?当今社会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本文试图从能力发展与课程变迁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期对今天的课程改革有所借鉴。
  一、古代社会对记忆和表达能力的重视及其课程形式
  课程设置往往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理想和年轻人未来发展的需要。古代的无文字社会是口语化社会,当时大多数知识形式都是人们普遍拥有的。就知识习得方式来说,在相对较早的儿童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家庭成员,学习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口头上的,包含着对大量实际信息的记忆,因而格外依赖人的记忆力。
  原始山地居民阿拉佩什人对后代能力的高低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标准,"当男孩子刚满十岁时,年长者就开始把他们按其能够成为'重要人物'的潜力进行分类。天赋的能力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那些'耳朵和喉咙都张开的人'耳听八方、口齿伶俐、八面玲珑的人)是最具天赋的人,他们对社会文化了如指掌,而且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些'耳朵张开而喉咙关闭的人'善观察而不善言辞的人),通常安静而灵慧,但生性羞怯,缺乏表达能力;最没用的两种人是那些'两耳紧闭而喉咙打开的人'无头脑、爱絮叨的人)和'耳朵和喉咙都紧闭的人'(反应迟钝、木讷的人阿拉佩什人认为善于接收外界的信息并能把自己的意见流畅地表达出来的人是能力最强的,对这些"耳朵和喉咙都张开的人"需要重点进行特殊培养以使其成为社会中的"重要人物"。
  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善于接收外界信息意味着需要具备良好的获得信息和记忆信息的能力,意味着需要"耳朵张开"。对大量信息的记忆能力,能够准确追忆信息的能力,是在无文字社会里一项极为重要的才能,具有这种才能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杰出的人才。在这种社会中,记忆力受到人们的极力赞美,如早期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言道:"虽则我并不嗅闻花朵,但凭仗记忆也自能辨别玉簪与紫罗兰的香气;虽则不饮不食,仅靠记忆,我知道爱蜜过于酒,爱甜而不爱苦涩。"[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