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已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在国际事务和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各类人才,但在建设"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时,我国的人才培养仍存在不能完全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和发展需求的问题。实现《愿景与行动》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根本在于民心相通,而核心在于培养大批熟悉和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关键领域的专业人才,迫切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才互通。 (一)创新创业人才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首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缓解青年就业压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为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提供多元选择。同时,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也能充分挖掘高校毕业生的潜能,提升经济生产率。其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提升青年创业品质。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发投人不断增加,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由于青年创业人才短缺,研发与市场脱节现象严重,大量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造成创业品质低下。高校学生是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创业群体,以创意、知识和技术为特征的创新创业赋予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高校学生创业能力,能够在高校实验室和市场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中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创业人才支撑。最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推进创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鼓励创业是欧洲国家摆脱经济低迷、亚洲诸多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人陷阱"的重要途径。 (二)国际组织人才 随着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在国家间相互依赖不断深化的世界政治中,国际组织在各个议题领域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治理功能。中国是国际组织全球治理和多边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更是为我国深化开展与国际组织合作乃至建立新型多边合作机制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当前,各国在国际组织竞争的背后,是各国国家实力的博弈,而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机构的负责人长期由欧美国家"垄断",为的就是操控国际经济事务的主导权。换句话说,谁掌握了标准和规则谁就有话语权。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正在变化。中国已从国际规则的适应者,逐渐变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加强"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国际组织的参与度无疑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三)海外华人华价人才 据国务院侨办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海外华侨华人已超过6000万人,分布在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另外,还有3000多万归侨侨眷生活在中国各地。[9]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广大华人华侨在开拓国际经济科技合作、推动慈善捐赠事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海外华人华侨既熟悉所在国的社会、法律、文化与风土人情,同时又极其关心和了解祖国、家乡的情况,是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充分培养、教育和发挥海外华人及新老侨民、侨友"润滑剂"、"缓冲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将为有效、快速推进这一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四)非通用语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