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价值导向与追问(3)

时间:2015-11-04 09:45 点击: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模式强调课堂中心。这里的课堂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殿堂,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控制活动。杜威的现代教育模式强调活动中心,这里的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但也是撇开教师引导的活动。教学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模式强调"课堂中心"。这里的课堂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殿堂,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控制活动。杜威的现代教育模式强调''活动中心",这里的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但也是撇开教师引导的活动。教学应该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师生双边合作活动。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让教学的价值削弱,教和学的工作无法圆满地完成。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中习惯于强调教师的传授活动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把教学活动变成了"教"的活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扼杀。对此,基础教育改革应增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功效,将教学过程转化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分工合作过程。教育改革应将教师教的重点定位在引导活动方面,诸如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发学习思维方法、鼓励学习信心和毅力等活动;同时,将学生学习的活动改善为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自觉培养学习兴趣、深刻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自主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确立对学生的引导方法、引导策略、引导时机和引导程度,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四)教育结果价值:教学相长的实现
  培养人是教育永恒的结果追求。何谓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属性由自然性、意识性和社会性三大部分构成。人的自然性是天生的,不需要培养;但人的意识性和社会性是在后天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的培养下才形成的。所以,通过教育培养人主要是培养出人的意识性和社会性。意识性是对世界的清晰认知和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控,意识性的发展表现为人掌握知识、智力发展、高级情感形成、意志行为形成。社会性是指个体与他人关系的处理,表现为社会知识的掌握、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社会情感的发展和社会行为的形成。受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方面过于强调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忽视学生情感、行为、个性和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结果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人。杜威所倡导的现代教育模式虽然强调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但又忽视了学生对系统学科知识的学习、规范思维的训练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不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教育结果是教育价值的直接体现,能否培养出真正的人,是检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标准。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应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价值定位,应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恒定的结果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身心发展和综合才能发展、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结合。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很多理想条件,现实条件的局限性决定教育应把全面发展作为_个宏大的目标逐步去实现。所以,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成效体现在教育是否让学生越来越接近全面发展的目标。对于教育者而言,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它需要教育者具备高水平的知识和能力素养,需要教育者孜孜不倦的教诲、专业的教育智慧和对学生的热爱,如此才可能胜任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者主观上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人,现实中也同时让自己身心素养得到了修炼和提升。所以,培养人的真正结果,实际是取得教学相长的双赢。
  三、实现基础教育改革价值的实践追问
  教育改革的本质在于立足实践基础上教育现状的积极改变。教育改革价值指导实践,贯穿于实践,也只能依赖实践去实现。没有实践作为基础,教育现状就不会被改变,也就谈不上改革,更谈不上教育价值的实现。人类实践的最大特点是在人的思想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践行。教育改革实践是在特定价值导向指导下的_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基于前面的理论导向和价值定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的改变,实践的方向应该是:适当保留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引导、系统学习学科知识、训练学生终身性素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等有效价值点,增加"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活动、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活动能力培养"等缺失价值点,减少教师指导过多、内容繁杂、学生被动等无效价值点。在这_"留"、_"加"和一"减"中,"保留"容易,"加减"难。所以,教育改革的践行,取决于教育活动中"加与减是否发生";教育改革的价值是否实现,取决于教育中"加与减是否合理"。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在国内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特色改革实践重点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典范,并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军。以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探索实践为例,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我国实现基础教育改革价值的实践探索经验。1998年以前,杜郎口中学还只是一所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教师缺少教学激情的普通学校,无特色可言,也无成绩可讲。但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团队没有安于现状,他们直面教学过程中的''学困"问题,树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学理念,确立"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教育改革目标。自2003年开始,学校逐渐撤掉讲台,取消原有的整齐摆放的课桌;教师也走进课堂,带着讨论问题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并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融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轻松、互助的氛围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拓宽思维,同时体验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改善师生关系,扩展自己的视野,体验到职业与生命的尊严,提高了教育的积极性。
  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的又一特色。校方通过组织"10+35""0+45"的课堂时间改革,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教师允许学生直接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同学的想法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就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杜郎口中学改革实践的典型经验是:减少课堂桌椅的羁绊,增加教师和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平台和机会;减少教师讲授过多的活动,增加师生平等的合作性研究和讨论;减少教师主导控制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学生自主性发挥的空间。这一系列教学实践中的"增和减"都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而且提高了师生教学的效果和热情,改善了师生关系,从根本上实现了学校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这就是"合理的增和减",学校这种改革实践值得借鉴和推广。
  同样通过教育改革改变学校教学现状的还有江苏省洋思中学、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它们都是本着"祛除应试教育弊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价值追求,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有机合理地践行着教育改革中的"加"与''减",并为其他学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又一系列的改革实践经验。面对这些各具特色的先进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其他学校或许会眼花缭乱而不敢轻易选择和借鉴。对此,改革者们应该坚信: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受同样的教育价值指引,各个学校的实践经验是可以相互交流和推广的。只有各学校因地制宜地借鉴和利用他人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才能合理"加减",也才能全面有效地推行实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价值的实践。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