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现代家庭教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下篇)

时间:2015-10-14 09:52 点击:
(2)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隐忧误导青少年的行 过去,人们习惯于用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评判一切、规划行为目标,总是根据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雅与俗、黑与白、邪与正等的严格划界来确证自我价值,人的价值选择简单而清晰。如今,市场化引起己他对立,价值多
  (2)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隐忧误导青少年的“行”
  过去,人们习惯于用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评判一切、规划行为目标,总是根据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雅与俗、黑与白、邪与正等的严格划界来确证自我价值,人的价值选择简单而清晰。如今,市场化引起己他对立,价值多元带来文化空心,底线突破致使义利分离,雅俗不分颠覆邪不压正,金钱至上滋生黑白不清,信仰缺失造成善恶混沌,让人感觉好像“什么都可以用钱抹平”。同时,经济效益最大化下的文化作品弥漫着价值迷失,以文化商品化为载体的泛审美形象的全面增值,炫富郭美美等网络红人也能成为一时“新宠”,动漫“光太强”即使再坏也可爱,文体明星、广告模特、数码形象、通俗作品日益成为文化的主体,是否吸引眼球成为商家推手的动力。“跟着感觉走”不但没有退出历史,反倒被青少年视为“真经”,每个人都想成为天下第一,而不是以“最适合自己”为追求尺度,不良的社会文化通过所谓的知足感、责任感、价值观及幸福观误导青少年的行为风尚。
  (3)道德无至善的隐忧降格青少年的“品”
  商品经济时代在祛除“英雄史观”的同时模糊了君子与小人的绝对对立,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和信念发生着嬗变:雷锋被敬而远之,周杰伦一度被青少年推崇为“教父”,反面人物的道德沦丧与伤天害理也被拼凑理由“新说”。残缺替代了完美,“存在就是合理”的现实观照战胜了“合理才会存在”的信念追求。“在貌为恭,在心为敬”的人伦互补黯然失色。历史巨匠和当代脊梁在世俗眼界中抹去了一切伟大崇高的光环,道德标杆在自我意识的偏见中堕落。然而,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决定了人类建设性的生活需要立足现实又必须超越现实,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无至善的内在动力,再加上外在调控力的虚设,其思想道德和文化品位就极易滑向无原则和低俗。
  3.家庭教养的现代式微与其基础性的育人重任不对称
  “教养”,传统上尤指人在家庭中从小行为养成的道德水准,即人行为方式中内在的道德修养状况。“现代教养”从育人目标看,是人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必须具备的内在的综合素质,而从育人过程来看,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开展现代方式和内容的教育培养。就当代青少年社会化教育而言,固然社会影响是大环境,学校教育是主阵地,个人修养是关键环节,但家庭教养是根本性环节。
  (1)家庭教养因其基础性地位成为根本环节
  “家庭是带领个人走进社会的向导,又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7]。青少年一切重大思想形成和行为的发生都可以在家庭生活中找到原因。
  家庭教养作为一项育人实践,它主要是家长基于家庭生活对子女施加无意识的影响或有意识的启发,即把一定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子女素质的养成活动,它事关青少年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
  家庭教养具有德、智、体、美、劳等育人功能,但重点是“立德树人”的教养。家庭教养具有基础地位的根本性、亲情信任的伦常性、耳提面命的隐渐性、因材施教的针对性和延续终生的连贯性等优势,又有封闭性、不平衡性及情感至上性等缺陷。
  青少年家庭教养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它主要以生活育人而有别于学校的理论说教。尽管传统意义上的“家教”二字已随时代变迁转义和式微,也几乎沦为学校教学的附庸——主要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但“天下之本在家”(《中鉴?政体》),青少年生活之基在家庭,成长之根在教养,青少年家庭教养主要是“成人”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目前,社会文化育人和学校学科育人极力与时俱进,相反家庭教养却呈现理论的空心化与实践的老套化现象,现代家庭教养功能亟待开发。
  (2)家庭具有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责任现代家庭仍然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摇篮,“家庭教育决定青少年的社会化”[8]。家庭引导青少年社会化既包含语言规范、社会认知、兴趣情操、生活习惯、待人接物、性别角色等初级阶段的社会化,还涉及个性人格形成、伦理道德规范、价值审美观念、政治态度倾向、社会责任担当等次级社会化。“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9]24。家长是青少年认知社会事务和为人处世态度养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社会心态、道德情感、政治觉悟都为子女认知及参与社会提供了初步的过滤和学习的范本。家庭生活方式、教育方式、文化氛围都会影响青少年社会性的生成。因此,家庭教养为青少年“掌握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社会规范奠定基础,为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10]14-48。家长作为监护人应该基于以抚养为纽带的亲情优势,通过亲子信任与朝夕相处,有针对性地育幼教子,做好早期教育,激励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指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获得良好的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基本生存技能、待人接物等基本素养,以言传身教担当家庭育人责任。家庭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家庭,青少年社会化的根基在家庭,主控也在家庭。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