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要坚决打破教育模式灌输化、教育内容空泛化的教育模式,着眼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向互动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受教育者自身。在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大学生关心的各种问题,密切联系社会现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从而对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文化不再处于茫然状态,而是具备清醒的认识,培养学生把多想、多思作为自己的思维习惯,而不是经常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从长远看,这必然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地位的提升,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核心价值的整合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和灵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点着眼于以下几下方面:即注重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包括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诚实守信、民主法治、社会公德等观念的培育;注重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胸襟来吸收和接纳各种外来文化,而不是盲目排外,充分体现出对中华文化应有的自信;同时,注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汲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内容。此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还要让学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国家当前文化建设的战略重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方面,承担着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只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核心价值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与研究[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89-193.
[2][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M].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22.151,2,28
[3]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