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思想政治理论课
【论文摘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战略重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核心价值的整合力和引领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文化建设的战略重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多样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此基础上,十七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理念,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承担着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塑造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是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趋势,也是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新的特点。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在于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软实力”主要通过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等方面,达到约束、同化的目的,对社会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软硬两种实力均属重要,在全球信息时代,软实力变得比以往更重要了。”软实力具体可以分为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四个方面。其中,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特定文化载体所展现出来的精神与物质力量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当今世界,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尤其是文化软实力所赖以支撑的文化产业,在不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力量,在整个经济总量里占据着相当的比重。文化之所以是软实力,关键在于它凝聚着全社会民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政治主张,为社会及其成员提供思想指南、行动方向、奋斗目标、价值取向和智力支持。文化软实力表现为整个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内在凝聚力和对国家制度的高度认同。因此,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切实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文化、思想、价值和理想,将这种意识形态转变成国家公民的基本政治素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亿万同胞紧密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旗帜下,才能不断推动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教育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从教育入手。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承担着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合格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