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同课异构:比武练兵,校内外常态开展激情碰撞
写真镜头:5月10日上午,至德小学一行16人来到池州市石台县实验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两校四位语、数教师分别执教了三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世界》与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两校均安排了各自教研部门负责人、部分学科组长及年轻教师代表参与听课。做课教师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说课等活动,经历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对比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体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质,展示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勇于暴露自身的不足和缺憾;听课教师则对比分析,畅所欲言,有的赏识激励,有的委婉批评,也有的率真直言,生发出浓浓的学术争鸣氛围。
同课异构,以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的教学形态,为课堂教学提供鲜活的研究案例。同学科教师能从比较鉴别中获得认识与启迪,帮助自己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同课异构活动已成为至德小学常态化的校本教研平台,学校、学科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拿出指定课题,让校内中青年教师相互开课PK,以吸引众多教师热情参与观课议课。
不仅如此,至德小学每年还组织一次人人参加的同课异构考评课活动,由同学科同年级组集体自主申报时间和课题,学校组织力量考评,并将成绩纳入绩效工资考核、职务和岗位聘任方案之中,意在引领教师扎扎实实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和懈怠。
从校内勇敢走到校外,与他校教师同台竞技,则更能促使教师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练就过硬的真功夫。最近两年来,学校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共计60余节次。每次“打擂比武”后都围绕学科阶段研修计划和主题,分组举行现场辩课会,参与做课、听课的教师基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认同,各抒己见,进行亮点捕捉、理论思辨和操作反思。
校内外同课异构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引发了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智慧碰撞。在教学疑难的探讨中,在教学技艺的切磋中,在成功经验的分享中,促进了教师学科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四、 开放课堂:“晾晒”家底,在挑战中实现自我超越
写真镜头:4月26日上午,至德小学吴孝芳、胡吉全等四位教师在学校多功能厅上语文、数学展示课。来校听课的有县教研室所有教研员、全县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县内外兄弟学校教师代表,共计两百余人。评课专家与代表在热议交流中充分肯定了四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认为他们的课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体验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亮点多,气氛活,效果好;同时也有人对四节课指出了值得商榷的地方。做课教师与本校听课教师或真诚倾听,或认真记录,或微笑赞许,或点头认同……
这是学校举办第五届教学开放周活动的一幕场景。学校每年定期举行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开放周主要是向兄弟学校开放课堂教学,以此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在大规模的开放课堂上登台亮相,“晾晒家底”,既可以展示自我,又可以磨练胆识。与此同时,上课教师还要勇于接受大家的“品头论足”,甚至批评指责,在挑战中超越自我,最终实现华丽“蜕变”。
另外,在每届开放周活动中,我们还邀请本地市的名教师来校做课,做报告,现场互动,分享智慧成果,引领和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开放周活动打开了一扇学校对外交流的窗户,它已逐渐成为学校乃至东至县教科研活动的一个阵地和品牌,不仅有效促进了校本教研活动品位的提升,而且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除了以上几种校本教研方式,学校还通过开设讲坛、举办沙龙、网上研讨、师徒结对等手段激荡教师思想,助推课程改革,积淀教改文化,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