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创新高校社会资助模式,充分挖掘社会资助潜能(3)

时间:2014-12-15 09:03 点击:
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和信用助学贷款外,社会团体和个人蕴藏的巨大的能量,需要我们充分挖掘。但是,我国目前尚缺乏一个良好的资助环境和氛围。除了政策方面的限制外,对社会资助的宣传力度不够,电视台、报社等大众媒

  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和信用助学贷款外,社会团体和个人蕴藏的巨大的能量,需要我们充分挖掘。但是,我国目前尚缺乏一个良好的资助环境和氛围。除了政策方面的限制外,对社会资助的宣传力度不够,电视台、报社等大众媒体对社会资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不够,对国家的高校助学政策、理念和措施的宣传欠缺,甚至对国家一些重要政策只字不提。高校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声誉和生源,重点宣传的是学校各类奖助学金设置,以吸引家长和学生的眼球,而不愿过多渲染学校贫困生资助面临的资源不足的境况。部分高校贫困学生一方面想接受资助,一方面又不愿让人得知,高校考虑到贫困学生的自尊,在对资助的宣传方面犹豫不决。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那些想要表达一份爱心,尽一份社会责任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因为不了解资助政策,没有畅通的资助渠道,欲实施资助却因不知如何操作而放弃了资助。

  3 创新高校社会资助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助潜能

  3.1 提高政府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资助主体

  社会捐助是一项无偿行为。但是它对于贫困学生和家庭来说,意义重大,若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进行社会捐助,对国家教育事业给予支持,必然使国家教育事业再上新的台阶。国家如果能够在政策上对社会资助行为加以支持和引导,必然能加大捐助者的捐资积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规定。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但在有关捐赠免税制度中,只有对农村义务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和红十字会的捐赠才准予全额扣除个人所得税。④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进一步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减免社会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团体对学校资助部分资金的税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支持教育事业。广泛筹集和吸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金,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资支持。

  3.2 加强高校重视程度,完善管理制度,增强自身筹款能力

  一个高校吸收社会资助数额的多少,对本校贫困学生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国家财政补助不足的一个重要的解决出口。高校负责资助工作的人员,尤其高校领导要提高对社会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对社会资助工作的管理制度,增强高校自身的筹款能力。国内外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设有专门的社会资助机构,主要负责社会助学资金的募集、策划宣传和管理工作,促进社会资助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们应积极学习这些学校的做法。首先,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社会资助管理机构,由专门的领导、人员负责,负责社会捐助的组织、捐助资金的管理、协调工作。制定规范的社会资助的管理性文件,使社会捐助的流程和资助款项的使用、管理有章可循,论文答辩有法可依。其次,高校领导要重视社会资助工作。社会资助工作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吸收大批的捐款,只靠被动等待社会资助肯定是不行的。各高校领导要摆正心态,充分利用自身广泛的人脉和关系网,主动出击,为贫困学生解困工作开辟广阔的道路。

  3.3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各个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拥有了一支庞大的校友队伍,部分校友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在各自的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头人物或主要负责人。他们情系母校,心系校园,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和变化,关心着学弟学妹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时刻不忘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一份心,为母校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学弟学妹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所以,高校在筹集社会捐助资金的工作中,校友无疑是首先应该考虑的群体。

  3.4 扩大有效宣传力度,畅通资助渠道

  社会助学是一个需要大力提倡的行为,需要政府、高校、媒体协同合作,为社会资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社会助学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校和学生,所以,(下转第42页)(上接第19页)首先,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利用各种场合和手段,宣传包括贫困生问题在内的高校建设和发展过程面临的困难,吸引社会各界的重视。其次,在征得资助团体或个人和受助学生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媒体广泛宣资助者的事迹,弘扬他们扶贫济困的高尚情操,对资助者给予尽可能的荣誉,如以捐赠团体或个人的名字命名校内建筑、奖学金,颁发荣誉证书等,激发他们捐助的热情,同时产生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助行为。

  同时,各大媒体、电视台等也应重视对社会资助工作的宣传作用。首先,对政府、各省市的资助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使有捐赠意愿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增强他们的捐赠意愿。其次,加大对高校贫困生情况的宣传。很多团体或个人对高校的贫困生基本情况缺乏了解,包括贫困学生的数量、比例,政府和学校对贫困生的解困措施和方法,解困覆盖的范围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意欲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捐助,在捐助标准和捐助形式方面也缺乏相应的参照标准。再次,对于大额的捐赠团体或个人,媒体应给予大力的宣传报道,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扩大其社会影响,激发更多团体和个人的捐助意愿,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资助的氛围。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