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应当进行专门的训练。从目前来看,很多高中生望“文”色变,对议论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为此,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深入分析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有效教学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有效教学;策略 培养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有助于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发展等。但是从当前高中生议论文教学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普遍低下,出现如下问题:文体不够明确,议论性弱;论据缺乏,论证空洞无力;论证方法单一,“模式化”写作现象普遍。为此,努力探索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有效教学策略成为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方向。 一、看题写文——戴着脚镣跳舞 议论文写作教学“审题”是关键,作文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感悟和提炼。然而,当前很多高中生审题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题目价值取向把握不准,材料情感取向模糊。尤其是给材料写作,很多学生习惯于信马由缰,不受拘束,而这往往成为作文失利的主要原因。论文格式高中议论文写作,必须看题写文,客观的分析题目或者材料呈现的写作范围、思想内涵、情感好恶等。例如:苏州市某区寒假作文竞赛题: 陶器在烧制过程中,结果是很难预料的,有时很精美。然而,有时因为天气的变化导致窑内陶器皱裂。烧制陶器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这无法预知的结果和无法意料的惊喜。 陶器在烧制过程中瑕疵是难以避免的,也正因为釉料厚度的不均匀才使得陶器色彩层次变化。 人们在赏玩陶器时,明明很精美的陶器却很便宜,因为它失去了独特之处,把最重要的灵魂丢在了烧制的窑里。 写作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包含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针对于这一材料作文,教师必须要抓住这样几点对学生进行渗透:首先,把握材料所显示的内涵和情感取向,陶器散发出的魅力往往不在于“完美”,而恰恰在于那些烧制过程中的“不完美”。学生可以从“缺憾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我们可以不追求完美,但要追求个性。”这些角度立意;其次,不放过细微的题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包含的内容”要求学生要“结合材料”或“引用材料”,不要做没有限制的自由。材料作文犹如“戴着脚镣跳舞”,舞步的绚丽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找准节拍。 二、多向思维——摸着石头过河 新材料作文主张开放、灵活,具有创新性。在众多的立意中让某篇脱颖而出,必须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选取最佳角度,犹如“摸着石头过河”,做充足全面的准备,一定能够选出最精妙的思路。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