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的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但是,在各种理念的倡导下,语文阅读教学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无效课堂”。分辨阅读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教师重新认识教与学,可以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三个落脚点审辨寻绎阅读教学的“真味”。 【关键词】儿童 阅读教学立场 语文学习文化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那么什么又是语文教学的真味呢? 2014年春,笔者有幸作为评委参加“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四十几位教师根据随机抽到的文章,两小时独立设计三十分钟的阅读教学。很多青年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课堂展现出了多重风貌,但仍有部分执教者却走入教学误区,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文本解读随意化、引导言语实践生硬牵强、目的功利“教化”意味强、过分重视方法的“先进”而忽略儿童等一些共性问题。 一、不可缺失的阅读教学立场 分辨阅读教学中哪些是真有效,哪些是假高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三个落脚点反思。 1.教学内容应与课程目标、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 教学内容,并不是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教师、学科、课程标准等多方面因素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加工,即解决“用这一篇做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简单地说,就是要教“课程的语文”。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建立在两个维度的落实上:一是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标准一致;二是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1]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选择和创生有差异的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 2.教学方式灵活应变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 不同的教学方式,具有不同的实践价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同时,讲授依然有它的独特价值。“如果教师掌握了必要的讲授的技艺,讲授教学甚至可以显示出卓尔不凡的魅力,讲授教学也因此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2]对话教学把学生从被动中解放出来,论文范文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认为:“人的主体自我建构只能在自我和他人的对话中实现。”[3]教学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适宜为佳。只有恰当合理地运用,方能使学生实现最优化的学。 3.教学评价要能与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相匹配。 评价阅读教学的优劣,我们的立足点是学生。评价学生在课堂上语文能力是否提升,我们不只是考察学生的知识获得,更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关注课内的,也关注课外的。 二、在儿童的语文学习文化中生长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儿童的语文学习文化,挖掘儿童的自然学习潜能。对儿童的真实关照就是对教学有效的本质诉求。 1.发现与惊喜。 良好的教育要给人快乐和幸福,在惊喜中看到更开阔、更丰富、更遥远的世界。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说:“教育教学要使学生有心灵和精神的‘惊喜’,有‘获得’的惊喜和‘成功’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