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一线教师学科教学认知(PCKg)的自我总结、反思,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应该从教师教学、学校管理两方面入手,后者是前者的支撑。一线教师对中小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诉求是:立足基础、丰富形式、两考分离、等级赋分。 关键词:课业负担;教师PCKg;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7-0049-04 由舒尔曼最早提出,经科克伦、德鲁特和金等人修改和拓展的教师学科教学认知(PCKg)理论认为,教师的PCKg是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特殊合金,是教师教学的真相,也是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标志。学生课业负担研究大致始于1981年前后,1995年前后开始增多,2000年达到第一个高峰,2009—2011年达到第二个高峰。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现有研究大多来自专家学者。《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教师PCKg理论出发,标本兼治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能不关注一线教师的体会和做法。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教师叙事的研究”,就是要在认真倾听教师心声的基础上,归纳出富有启发性的实践体验和策略。这不仅是确保一线教师话语权的、接地气的研究,也是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由之路。 有鉴于此,我们组织22名普通中小学教师、干部,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师PCKg进行了研究。 一、教师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罪过的根源要在教学过程本身去找”。围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许多教师总结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灵动教学,灵动学习,吸引学生投入学习 教学切忌“目中无人”,必先着眼“生本”,千方百计吸引所有学生投入。有教师谈及吸引小学生阅读的尝试。如今,不少语文教师都会根据所教课文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甚至逼着学生读书。孩子们喜欢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书,对于成人强加的东西往往很排斥,教师出于好意的推荐往往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负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故意向学生“借书”,向学生炫耀自己的藏书,还把打算推荐给学生的书“忘”在了讲台上……巧妙地变学生“被读书”为“要读书”。还有教师谈及吸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做法:把自己变得不像数学老师,把数学课上得不像数学课。教师可以把数学课上成“语文课”,给孩子们讲讲故事;上成“游戏课”,让孩子们做做游戏;上成“生活课”,让孩子们写写“数学日记”,慢慢建立数感;上成“信息课”,以多媒体电脑的声感、色感、动感作用于学生感官。教师们体会,小学生真的很可爱,只要让他们快乐了,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跟你走”。 吸引学生投入,满足于以上做法是不够的。有初中化学教师认为,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也很重要。 2.坚持让学生“做中学”,把学习还给学生 学习兴趣需要适应,可以激发,还需要维持。这就要把学习还给学生,减少被动学习。一位从教20多年的农村初中校长,教学成效一直很好,但几乎从不批改作业。每次学生作业,他都只是分别抽阅优、中、差等学生作业各两三本,评讲前后认真看两遍。他一般都把作业交给学生,让前后左右的同学借助参考答案互相批阅,然后反思、参悟,进而交流。同学之间实在不能解决某些问题,才向教师提问。他认为,把作业交给学生,才能把学习还给学生。 坚持“做中学”,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好办法。有小学数学老师觉得,要给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动手摸一摸、剪一剪、做一做、拼一拼,有了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概念、公式,教师不再简单说教,学生不再机械模仿。有初中地理教师体会,初一、初二学生动手热情依然很高,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够启发学生用眼睛寻找地理、用身心感受地理、用大脑思考地理。有初中化学教师认为,初三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对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兴趣浓郁,教师要做好每个演示实验,组织好“化学游戏晚会”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知识。 一名农村初中教师还认为,高效是“练”出来的,要坚持“课前练”,让有效预习为高效课堂奠基;坚持“课上练”,让有效练习促成高效课堂实现;坚持“课后练”,让课后练习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简约教学,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 当下不少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的热闹,教学内容复杂、流程繁杂、氛围嘈杂。特级教师许卫兵提出了“简约教学”的主张。[1]“简约教学”便于学生理清线索、抓住重点,不需要死记硬背;“简约教学”留足了生生、师生的对话与互动时间,让学习不再枯燥而沉重。 何为“简约教学”?有小学英语教师概括:制定简明实在的教学目标,确定简化科学的教学内容,力求简省朴实的教学环节,选择简便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初中政治教师概括:主线清晰,重点突出,素材清瘦,语言精练,训练精当。 如何“简约教学”?一要理清教学内容,勾画出清晰明了的教学主线,力求条理清楚、结构紧凑。二要大胆剪裁教学内容,去枝叶、留主干,学生能理解的不讲或少讲,理解有困难的,通过启发诱导、讨论对话等方式重点解决。三要挖掘教学素材信息,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探究。四要精挑细选练习题,提高练习效率,不搞题海战术。另外,教学语言也需化繁为简,切忌啰嗦。 4.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差异性和思辨性,批改、讲评的有效性 作业量太多、耗时太多,是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主要标志,也是教育行政关注的焦点。其实,学生学力不同,作业量也应该不同,很难有客观标准。在作业量上搞一刀切,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教师们同样关注作业,但关注的不是“量”,而是“质”。 ①针对性。“做一百条烂题抵不上做一条好题”,“要让学生走出题海,教师就要钻进题海”。作业要针对学生实际,每一个知识点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练习,以一当十。设计作业时,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要练什么?练到什么效果?给学生的作业,教师一定要先做一遍,对作业的价值做出准确判定,避免繁、难、偏、旧。 ②差异性。分层作业至关重要。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能力,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发展、都成功。分层作业会增加教师工作量,但无论对拔尖补差,还是对整体提升学生成绩,都大有裨益。一位农村初中校长体会:抓好优等生,抓紧中等生,抓住学困生,提高总均分。 ③思辨性。作业和练习机械、呆板,是形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械重复的作业多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甚至反感。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力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④有效性。讲评作业,一要避免一题不漏从头讲到尾,没有重点,也浪费时间;二要避免只报答案,不讲理由,表面上节省了时间,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讲评作业前必须认真备课,了解学生哪些题目的正确率较低,问题较多,在讲评练习时有所侧重。正确率较高的可以一带而过,偏低的必须精讲。讲评作业时还要加强学法指导,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解题方法与技巧、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 5.减轻心理负担,让学生轻松学习
一次十以内加减小测验,女儿只考了70分。小学一年级就得70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以后的周末,妈妈不仅给女儿补报了围棋班,还让她跟在同事后面学钢琴,所有功课都由妈妈亲自督促……8岁的孩子不再优哉游哉。将妈妈从沾沾自喜中拉出来的,是女儿的班主任:“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这令我很满意。只是不知道您是否察觉孩子近一个多月性格上孤僻了许多,好像有很大压力?以前有劳动任务,她总是争着当值日班长,可现在……冒昧地问一句,是否您家中发生了什么事,牵扯到了孩子?”妈妈无言以对,因为她总是带着女儿穿梭于各个培训班,只是看到孩子成绩“进步”了,丝毫没有察觉女儿其他方面的变化。那个瞬间,教师点醒了妈妈,让她反思:“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