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教师发展地图”:教师个性化成长的新思路(2)

时间:2014-08-15 14:12 点击:
三、教师发展地图的初步实践 (一)教师发展地图构建现状 在2012-2013两年的建构和使用中,我校的教师发展地图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具体。 1.瞄准目标的研修 学校的教师发展处全力配合课题组进行教师发展地图的建设和

 

  三、“教师发展地图”的初步实践

  (一)“教师发展地图”构建现状

  在2012-2013两年的建构和使用中,我校的“教师发展地图”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具体。

  1.瞄准目标的研修

  学校的教师发展处全力配合课题组进行“教师发展地图”的建设和推进。在“地图”建构之初,教师发展处就对学校已有的教师培训和研修进行了梳理。结合“地图”的规划,学校相继成立了许多新的学习共同体,开发了许多新的研修内容,并不断优化着已有的各项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源。试举几例:

  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组织”,在总结学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习会15年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名师培养推进会,助力中老年教师的发展。

  对照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要求,学校为“墨香”书法社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新开发了“即兴演讲”系列学习活动,包括专家指导,分组演练,实战点评等;组织暑期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让青年教师感受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深化教师读书活动,倡导学科阅读,以教研组为单位推荐阅读书目并开展阅读交流,每个教研组的推荐书目都包含学科史、学科教育心理、学科与学科教育、学科课程与实施等,以阅读的深度奠定教师学术的高度。

  学校优化学科教研活动,分学科聘请名师定期来校,和教师一起上课,以同题异构的方式进行示范引领,让教师们在对比中感悟成长。

  2.弥漫型的资源库

  目前,学校的教师学习资源库中收集的学习资源已近1000项。

  就课程资源的存储媒介来看,有传统的纸质书籍;有电子材料,如电子书、视频、音频或动画等;有面对面的学习活动,如传统的课堂教学、专家讲座、研究共同体的活动等。

  就课程资源的存储地点来看,书籍可能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也可能在南京市图书馆里,也可能是教师人手一本的《2013,雨中的教育故事》;电子材料可能是学校录播教室里存储的一节录像课,也可能是学校校园网“师生交互空间”里的一本电子书,也可能是一个网络链接,指向互联网某个学习网站的一个学习内容;而面对面的学习活动,既有不定期的专家讲座,也有贯穿于教师常态工作中的定期的教研组或备课组研修,还有借助社会公益力量的“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

  不同形式的资源如空气一般弥漫于教师的工作、生活中,共同组成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源库。

  3.自由的学习路径

  教师现有的基础决定了“出发点”,发展目标确定了“目的地”,“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有较为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不同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学习资源,因此,对一位教师来说,他的成长沿着一条基本可以预测的路径进行;但对学校所有的教师来说,由于“出发点”的不同,“目的地”的不同,学习风格的不同,所选的路径必然呈现出多样性。教师发展地图中丰富系统的资源、结构井然的“专业发展要求表”,构成了坚实的无限延展的“大地”,教师们借着《教师发展手册》的导航,可以在“大地”上自由行走,奔向远方。

  (二)“教师发展地图”成效初显

  1.教师专业发展更有动力

  “教师发展地图”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喜欢的课程和喜欢的途径,学习过程的自主和愉悦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照能力要求,教师确定学习路径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是一种“补差”式的学习,在“补差”的过程中,教师完善自己,获得社会的认可。2012年以来,我校有1位教师获评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位教师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2014年又有2位教师申报特级教师),有2位教师获评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7人获评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获评人数名列南京市所有中小学首位)。

  2.学校教师培训更有实效

  “教师发展地图”合理利用教师实践中的问题资源,使教师校本培训直接介入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发展地图”中也有大量来自实践的案例,让理论和教学实践直接联系,强化了理论对日常实践的指导意义。“教师发展地图”中还有一些专项研讨活动也和学校当下的工作紧密结合,如“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是我校教学改革中着力推进的项目,把它纳入课程体系,形成了我校培训、教学、研修一体化的局面。

  3.学校利用知识进行管理

  “教师发展地图”的建构和使用,在我校形成了一个动态更新的知识系统,学校的理念要求和经验智慧,透过整理者和使用者的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源源不断地丰富、优化着学校的知识系统,形成了永不间断的个人与学校的知识的累积、循环和创新,不仅有助于教师的发展,也在学校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在专业和岗位的能力要求的指引下,在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浸润下,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取向一致,同步向前。

  注释:

  ①调查的部分结论如下:a.希望能有机会出国考察同学科的教育教学情况。b.希望专家在培训中增加工作实例。c.希望能增加教师和培训者之间的互动,如专家面批论文等。

  ②相关结论是指:“教师的职前培训中学习的理论性较强,教学技能关注较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仍没有反映到培训的内容中去”,“切实提高教师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强化通识性教育和科研能力培训,支撑教师更高层次的可持续专业发展”等。

  ③国际教师教育学倡导教师学习的三大定律为:越是扎根教师内在需求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师的鲜活经验越是有效;越是扎根教师的实践反思越是有效。

  参考文献:

  [1]丁钢.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魏智渊.教师阅读地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3-24.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