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搞好清产核资工作,防止资产流失 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将一定时点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相核对, 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资产清查工作应对所有行政单位、教学科研单位、其他所有占有使用学校资产的单位进行清查,以保证固定资产的账、卡、物相符。通过清产核资,全面掌握资产使用效率及资产管理情况,摸清学校的资产状况,界定资产所有权,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资产流失。 3.3 构建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做到本部与各校区联网,校与各部门联网,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网络平台, 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网络系统的有效衔接,方便各相关部门及时了解资产使用与变动情况,促进各部门之间协调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共享化、透明化。一方面,各级管理部门之间可随时随地掌握国有资产库存、使用、变动和处置的相关情况, 合理安排资源,调剂使用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实现有效对接,进行资产账务的核对,减少因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导致的浪费,避免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情况发生。 3.4 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前提,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根据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编制资产配置计划,充分发挥存量资产的作用,避免重复配置,推动建立调剂使用和共享共用机制。既要按照单位工作的规律和要求,保证各项工作任务有充足的资源供给,避免出现结构性失衡,又要按照物尽其用的原则,对单位中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进行调剂,实现优化配置。因此,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的有效手段。 3.5 加强外部监督管理 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履行好职责, 对国有资产的绩效作出客观评价,切实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使用、处置的监督,把国有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经常性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防止资产流失。 3.6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各部门领导,应对国有资产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首先应加大对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全校教职工和各级领导了解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和交流,培养一批既懂专业又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