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以“情”激趣,以“境”导学

时间:2014-08-12 15:31 点击:
【摘 要】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能使音乐教学有情趣、有创想、有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情激趣,精选教材;依需设境,以境导学,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关键词】激趣导学情境教学法音乐教学 心理学

  【摘 要】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能使音乐教学“有情趣、有创想、有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以情激趣,精选教材;依需设境,以境导学”,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关键词】激趣导学情境教学法音乐教学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的直接刺激,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为使音乐教学“有情趣、有创想、有魅力”,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以形象为主体的情境或以音乐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的能力。

  一、以情激趣,精选教材

  一段乐曲若具有优美的、别具一格的前奏开头,则能给学生一个耳目一新、突出而深刻的印象。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选能彰显情境魅力的音乐,来提高学生的欣赏欲望和兴趣。

  ⒈音乐选材要“多中求特”。

  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他们能够区别音乐作品结构、节奏,并能够感受和辨别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因此,音乐欣赏作品的选择要多样,既要挖掘乐曲本身的独特内涵,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力求形式多样。比如,歌曲类的乐曲欣赏,要注意歌曲的内容、情绪是否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能否在体验中流露真实情感;乐器类的乐曲欣赏,要注意结构是否工整、简单,长度是否适中,音色是否有明显的差异。再如,音乐作品《赛马》是根据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音乐创作而成。蒙古风格的音阶和节奏同汉族音乐中常用的装饰音巧妙地结合使用,旋律欢快、奔放,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赶的场面。二胡的音色、拨奏和连奏的技巧运用,使乐曲非常生动活泼。其中拨弦模拟马蹄声,将乐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表现出来。乐曲节奏比较工整,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蒙古特色乐器——马头琴,并在演奏技巧和音色上与二胡加以区分。

  2.音乐教材要“量体裁衣”。

  一位裁缝用一块布料做成衣服,必须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特定的身材。同样,一首完整的音乐,要能够让学生听懂,产生共鸣,教师也必须进行适当的提炼、编辑、重组。

  (1)就地取材,提炼情境。比如,音乐作品《金蛇狂舞》以活泼跳动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出我国传统节日中舞龙耍狮时火热欢腾的情景。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听到这首曲子,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舞龙舞狮、赛龙舟这样的场面。从乐段结构上面看,是三段体结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可以选择A段,作为自由的即兴动作表演——舞龙,用轮换的动作表现B段中互动的情节——双龙比试。将乐曲ABABAB结构,进行剪辑、重组、合并,设计为ABA结构。让学生在“舞龙”情境中表现出:自由走动,尝试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S”曲线走动及相互“对话”的互动情节……这是乐曲中本身隐藏的情境,教师可以将音乐作品中的情境具体化。

  (2)移花接木,创造情境。音乐作品的选材除了有丰富的内涵、不同形式之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教师不仅要会选,还要学会变通,力求从音乐作品情境中创造出不同的情境,实现经验的迁移。比如,在音乐作品《动物狂欢节》教学中,教师设置了“有趣的按摩”音乐游戏情境,将《动物狂欢节》里的主要节奏转化成游戏里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用动作来感知音乐的诙谐和幽默,从而了解整部作品充满着生机、激情,充满着平等与博爱,没有物种界线,没有强弱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没有时空间隔……只有欢乐!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