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形式趋于多样化,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其既充分享受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捷,又直接受到新媒体形式带来的冲击与影响。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新媒体形势对高校理工科学生网络价值观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价值观 影响 对策 新媒体主要指以电脑、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具有互动性和多媒体功能的咨询与传播科技,具有数字化、互动性等特征[1]。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年底提升3.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保持持续增长[2]。这使得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网民生活形态的影响力度加大。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其既充分享受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捷,又直接受到新媒体形式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因此,了解新媒体形势下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基本任务。 本文以高校理工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就新媒体形势下“高校理工科学生的网络价值观取向”进行调查,旨在为新媒体形势下做好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南京工业大学工科院系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博士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4张,回收有效问卷268张,有效率为97.81%。样本年龄段为20~28周岁,其中男女比例约为7∶3。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对高校理工科学生了解的新媒体形式、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及在新媒体形式下价值观的变化进行分析。 1.高校学生接触新媒体的情况。 表1 高校理工科学生所了解的新媒体类型 本部分调查以高校学生了解、接触新媒体的类型、时长、主要目的、关注的领域为主要内容。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其具有多种形式。综合表1分析可知,手机和网络是高校理工科学生了解及接触频率最高的新媒体类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学生几乎每人都拥有手机、电脑等设备,这就方便了他们使用新媒体设备。 表2 高校理工科学生每日新媒体使用时间 从表2高校理工科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时间来看,使用新媒体时间在1~4h及6~10h的居多,约60%的学生使用时间低于6h,这表明新媒体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现在各高校在宿舍基本都安装了网络,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在校园内实现了网络覆盖,连接网络便捷,接入成本低,提高了他们对新媒体的依赖度。同时,网络不受时间、版面限制,信息更新快,便于随时了解信息,使得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增大。 表3 高校理工科学生使用新媒体最主要目的 表4 高校理工科学生使用新媒体所关注领域 综合表3、4可以看出,学生使用新媒体主要以获取信息为主,娱乐消遣也占一部分比例。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关注个人感兴趣的领域信息,如时事新闻、电视电影、网上购物、体育、招聘等,这说明大多数高校理工科学生使用新媒体极为普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且有选择性,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基本形成。与此同时,部分学生使用新媒体是为了达到满足自己需要陪伴、逃离现实的目的。随着高校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学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即将走向社会的烦恼和急躁,使得他们通过新媒体或取社会的各种信息。这种需求直接反映在使用新媒体的时间及关注领域上,网络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娱乐、交往、购物的首选。 2.新媒体形式对高校理工科学生网络价值观的影响。 在新媒体社会中,价值观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价值观反映网络对于人的意义或价值,是人们基于网络化生存、网络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网络一般价值的根本看法,是网络文化的核心[3]。由于新媒体的虚拟、开放性等特点,不断改变信息传播方式,逐渐改变高校学生的学生、学习、思维方式,对他们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一定影响。本部分调查拟探究新媒体环境对高校学生的网络价值观的影响。
表5 高校理工科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