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大学生就业视阙下的性别歧视和路径探析

时间:2016-04-18 08:49 点击: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但与之相反,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成为了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 直呈现递增的趋势。2015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749万,相比较2014年多了22万。是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但与之相反,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成为了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 直呈现递增的趋势。2015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749万,相比较2014年多了22万。是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 断增加造成了就业市场的饱和状态,供小于求的就业环境让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男强女弱的观点深入人心,还有一些企业在招聘是 错误的用人观念,让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更是难上加难。本文通过阅读和查找大量大学生就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性别歧视的原 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女大学生 性别歧视 成因 对策
  一、女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现状
  高校女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性别歧视现象可谓是多种多样的,她们在工作的道路上更是遇到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歧视的情形大体分为以下几类,具体表现为:
  (一)直接拒绝型歧视
  所谓直接拒绝,就是在招聘员工时明确表示将不录用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因为这种招聘违反了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
  (二)内在型歧视
  所谓内在型歧视,是指一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并不明确表示不聘用女大学生,但是其在具体录用过程中,会选择忽略女大学生的简历,或者在对女性求 职者进行面试时,会因为其“女性身份”从而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有份调查显示,有超过59%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是因为性别原因而被淘汰的,但 是男生的淘汰比例则相对较小。
  (三)学历歧视
  在校园招聘中,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学历要求相比男生来说偏高一点,很多企业在招聘是采取同等条件下男士优先的原则。甚至一些企业在招聘时, 要求应聘的女性是博士、硕士等学位作为硬性标准。但实际上招聘的岗位是一个专科生都可以胜任的岗位。这不仅损害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同时也造成了无 谓的人力资源浪费。
  二、阻碍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因素探析及不良效果
  女大学生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但在就业大军中却处于劣势。这并不是偶然的个例现象,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传统观念的因素
  受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女性生来就被认为比男性弱势,“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在劳动力市场盛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女性工作 者的能力判断,并且这种影响力是持久的。即使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就业对人的要求更高的是智力而不是体力。女性通过同等的升学考试进入高等学校的比例大幅 度上升,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和男性相比拥有同样的竞争能力,但是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足以抵抗传统的思想观念。男强女弱的思想观念让招聘单位 片面地夸大女性的负面效应。企业单纯的认为男性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效益,女性反而会有太多的麻烦。让很多优秀的女大学生连进入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心 仪的企业给拒之门外。
  (二)女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首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女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能力存在偏差。在长期“男强女弱”的思潮熏陶中,女大学生普遍认同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比不上男生。面对同一岗位的竞争,认为男生有天生的优势。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