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管理论文 >

中小学师生冲突关系的形成机制与消解策略(2)

时间:2016-03-24 11:11 点击:
表2不同性质冲突的表现与功能差异(M土SD) 冲突产生冲突表现冲突功能 1.大多数师生冲突关系的冲突性较低 本次调查显示,79.0%的师生冲突由表面 性问题引发。由表2可见,当冲突原因为表面性问题时,学生情绪和权威合

  表2不同性质冲突的表现与功能差异(M土SD)
  冲突产生冲突表现冲突功能
  1.大多数师生冲突关系的冲突性较低
  本次调查显示,79.0%的师生冲突由表面
  性问题引发。由表2可见,当冲突原因为表面性问题时,学生情绪和权威合法性消解得分为3.05和2.71,最接近于"不满"与"制度权威合法性消解";冲突的形式、频率及持续时间得分为1.93、1.95和1.76,最接近于"言语摩擦"、"较低"和"较低";冲突对学生心理与师生关系的影响得分为3.15、2.92,介于"不满"与"疏远"。由此可见,79.0%的师生关系呈现良性和谐的状态。随着学生不满情绪与制度权威合法性的消解,冲突关系产生。但大多数师生冲突关系的冲突性较低,冲突形式主要为言语摩擦,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疏远。
  2.师生冲突关系常处于危机中
  由表2显示,冲突产生时权威合法性消解总得分为3.07,介于"制度权威与学术权威合法性消解"学生的情绪与行为总得分为3.12、2.08,最接近于"不满"、"接纳"。这一结果表明,随着学生的不满情绪,以及制度权威与学术权威合法性消解,冲突产生,但冲突频度较低;这表明学生常常倾向于压抑内心不满的情绪,而这可能会导致高强度的恶性冲突。由此可见,师生冲突关系常处于危机中。实地观察也验证这一结果,某初二男生因课堂违纪被教师训斥多时,学生突然喊道"不是这样的",并用手锤击墙面。他双手冰凉、颤抖着。
  3.部分师生冲突关系恶化
  调查显示,21.0%的师生冲突由核心价值问题所引发。由表2可见,当冲突原因为核心价值问题时,学生情绪得分为3.39,介于"不满"与"愤恨",权威合法性消解得分为4.51,最接近于"人格权威合法性消解";冲突形式得分为2.09,介于"言语摩擦"与"言语对抗"之间;冲突频率和持续时间得分为2.21、1.87,最接近于"较低"、"较短";冲突对学生心理与师生关系影响的得分为3.31、3.32,介于"不满"与"愤恨"、"疏远"与"冷漠"之间。由此可见,随着学生不满乃至愤恨情绪,以及人格权威合法性消解,部分师生冲突关系恶化,个别表现出言语对抗,师生关系趋于疏远与冷漠。
  三、中小学师生冲突关系的形成机制
  在对中小学师生冲突关系形成过程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冲突关系形成的因素进行考察,以揭示冲突关系形成的机制。
  (一)师生冲突关系的形成是诸要素统
  一变化的过程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冲突关系的形成是学生的情绪与行为、权威观及师生关系等诸要素统一变化的过程。
  1.学生不满情绪的长期压抑是冲突关系形成的诱因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干预违纪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心存敬畏,呈现和美无冲突的师生关系;自小学中年级,学生有不满情绪并引发冲突;但学生常倾向于压抑不满情绪,冲突频度较低;当学生表现出"不满"或"愤恨"时,恶性冲突产生。由此可见,敬畏之心是和美无冲突师生关系的心理基础;学生不满情绪是冲突关系形成的诱因;而学生不满情绪的长期压抑致其陷人危机;被长期压抑的不满情感一旦爆发,将会激发已沉默的愤恨,从而引发恶性冲突。
  2.教师权威合法性的消解是冲突关系形成的关键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传统权威合法性高度确信,呈现和美无冲突的师生关系,而传统权威合法性来源于对传统权威神圣性的确信;随着制度权威合法性消解,但学生仍对学术权威与人格权威合法性高度确信,呈现良性和谐的冲突关系;随着制度权威与学术合法性消解,师生冲突关系产生;随着人格权威合法性消解,冲突关系恶化。由此可见,传统权威神圣性的高度确信是师生关系和美无冲突的关键,权威合法性的消解是冲突关系产生与恶化的关键。
  3.学生对教师不再充满期待是冲突关系形成的根源
  实地观察发现,被批评时小学低年级学生仍用热切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老师;自小学中年级起,学生的目光开始有漠然、不满及愤恨等。韦伯认为,权威的基础是"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一种期待"[8]。以此类推,学生对教师的关爱、教导、公正及尊重充满期待是教师传统权威、制度权威、学术权威与人格权威的基础。因此,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关爱热切期待,是传统权威神圣性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和美无冲突师生关系的根源。随着权威合法性逐步消解,学生不再对教师的关爱、教导、公正与尊重充满期待,师生冲突关系产生与恶化。
  4.师生的对立是冲突关系形成的外在行为表征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悦纳教师干预,师生关系呈现和美无冲突状态;小学中年级学生表现出情绪抵触,冲突关系产生,冲突形式主要表现为言语摩擦,个别会演变为言语对抗。由此可见,学生从悦纳到对立与对抗是冲突关系产生与恶化的外在行为表征。
  5.师生关系的疏离是冲突关系形成的内在情感表征
  小学低年级问卷中让学生画星星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最多可画五颗星。结果发现,88.9%的学生画五颗星,可见小学低年级师生关系变现出"亲密"的特征。调查结果还表明,冲突结束时师生关系趋于疏远与冷漠。由此可见,师生关系的疏离是冲突关系形成的内在情感表征。
  (二)教师的应对方式制约着冲突关系的形成
  教师是师生冲突互动的主导者,教师应对方式制约着冲突关系的形成。通过对教师应对方式的描述统计,发现教师干预违纪方式与应对冲突方式得分为2.98、3.25,分别介于"沟通"与"回避"、"回避"与"强制"之间。由此可见,干预违纪时教师倾向于选择沟通和回避的方式,应对冲突时倾向于选择回避与强制的方式。以冲突产生、冲突表现和冲突功能为因变量,以教师应对方式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由表3可见,在冲突产生、冲突表现和冲突功能的各因子上,教师应对方式的差异均极其显著(p<0.001)。
  1.关爱是建立和美无冲突师生关系的最佳方式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