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脑外伤患者气管插管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的研究

时间:2013-09-16 13:45 点击:
目的 为研究脑外伤患者气管插管吸痰前后给予非纯氧吸入和纯氧吸入条件下,对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影响.方法 观察14例脑外伤患者危重患者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吸痰后6分钟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与吸痰前相比,非纯氧吸入组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
  脑外伤患者经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操作,常可引起低氧血症,导致组织缺氧,加重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威胁危重患者的生命。[1,2]因此,寻找有效的手段,防止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是脑外伤患者ICU危重病人治疗护理的重要课题。纯氧吸入可防止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2,3]但对组织缺氧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我们观察了14例危重患者在非纯氧吸入和纯氧吸入条件下,吸痰前后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以评价吸痰对组织缺氧的影响及纯氧吸入对组织缺氧的防治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需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循环基本稳定的14例脑外伤危重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56.5±11.9岁。
 
  1.2监测
 
  1.2.1血流动力学监测:经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经导管肺动脉开口,抽取混合静脉血。
 
  1.2.2持续桡动脉压监测:桡动脉置管,持续监测患者动脉压。经桡动脉导管抽取动脉血。
 
  1.2.3血气分析:应用NOVA一3血气分析仪(美国)检测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测定Pa02、Sa02、Pv02、SV02、PH。
 
  1.3观察条件和方法
 
  1.3.1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吗啡1—2mg/h或芬太尼50—l00ug/h持续静脉泵入,使病人处于镇静状态。
 
  1.3.2非纯氧吸入组:在常规吸入氧浓度条件下(吸氧浓度40%—50%),吸痰前先抽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各1份,进行血气分析。之后脱开呼吸机,经气管插管注生理盐水10ml,同时进行吸痰,吸痰操作在15秒内结束,[3]立即接上呼吸机。吸痰结束后即刻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各1份,进行血气分析。吸痰结束后6分钟,再复查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
 
  1.3.3纯氧吸入组:上述操作前,同一患者给予吸纯氧(纯氧吸入)6分钟,按上述方法再留取标本各l份,吸痰结束后6分钟内仍给予纯氧。
 
  1.3.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1)非纯氧吸入对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影响
 
  (表1,2,3)
 
  吸痰前Pa02为14.11±5.38kPa,吸痰结束时显著下降到9.05±2.79kPa,(P<0.05),同时Sa02、Pr02、Sv02较吸痰前也明显下降(P<0.05)。吸痰结束后6分钟,上述指标均恢复到吸痰前水平。吸痰结束时PaC024.39±1.22kPa,较吸痰前3.82±0.85kPa明显升高(P<0.05)。与吸痰前比较,吸痰结束时pHa明显下降,且吸痰结束后6分钟仍未恢复到吸痰前水平。
 
  (2)纯氧吸入对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影响(表1,2,3)
 
  与吸痰前比较,吸痰结束时Pa02显著下降,Sa02、Pv02、Sv02均明显下降(P<0.05),但均无明显的低氧血症及组织缺氧。吸痰结束时PaC02较吸痰前明显升高(P<0.05),吸痰结束后6分钟,上述指标中除PaC02外均恢复至吸痰前水平。
 
  (3)纯氧吸入与非纯氧吸入的比较(表1,2,3)
 
  吸痰结束时Pa02、Sa02、Pv0=和Sv0=的水平,纯氧吸入组均明显高于非纯氧吸入组(P<0.05)。与非纯氧吸入组吸痰前水平相比,吸痰结束时,纯氧吸入组Pa02、Sa02均显著升高(P<0.05),但Pr02和Sv02无显著性差异(P>0.05)。
 
  2讨论
 
  脑外伤通过气管插管呼吸的患者,因会厌失去功能,咳嗽反射减弱,肺功能严重减退,呼吸肌无力,往往不能自行排痰,分泌物显著增加,[1]若不及时抽吸,可引起气道内分泌物干涸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致结痂阻塞气道,将导致组织缺氧,高碳酸血症和肺部感染等严重后果,常常危及患者生命。[2,3]可见,及时有效的吸痰,保持呼吸道清洁,是危重患者重要的治疗护理措施。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