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骨折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术后自理能力的干预价值分析(2)

时间:2016-04-27 09:16 点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理能力、术后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对患者自理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即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前者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理能力、术后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对患者自理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即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前者总分为91分,后者为35分。评判 标准主要如下:126分表示完全独立,108~125分表示基本独立,90~107分表示条件性独立或者轻度依赖,72~89分表示轻度依赖,54~71 分表示中度依赖,36~53分表示重度依赖,19~35分表示极重度依赖,18分表示完全依赖[5-6]。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满意度 情况进行调查,采取百分制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自理能力、满意度评分比较 护理后,循证组自理能力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常规组比较,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0%(12/50),循证组为6.0%(3/50),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循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骨折作为常见疾病之一,是指骨结构连续性完全断裂或者部分断裂,患者常表现为一个部位骨折,部分为多发性骨折,通过及时且恰当的处 理,大部分患者可恢复到之前的功能,仅有少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7]。引起骨折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即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及间接暴 力。目前在骨折临床治疗中多采取手术治疗,因手术完成后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长,患者不管是精神,还是心理均会受到影响,导致产生负性情绪,如焦虑或者 抑郁等,此外,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8]。对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患者生理功能可恢复正常,大量实践和文献报道均表明,在骨折手 术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经锻炼及训练,刺激患者运动器官感受器,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构建运动反射,同时加强患 者心理护理干预和并发症护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还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的速度[9]。除上述内容外,护士自身还需加强护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学习及自我修 养,积极配合医师,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保持热情的态度和友善的面容,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以此增强患者满意度及信任度,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从而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护士完成各项工作,继而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10]。
  本研究选取10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了循证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循证护理作为循证医学在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把临床经 验、患者愿望及科研结论有机结合,制定出更为合理且有效的护理方案,并予以落实,以此提高护理质量[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循证组患者护理后自理 能力和术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满意度,便于患者尽快康复。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