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HUVEC按2×104个/孔铺于12孔板中,按照2.2中方法处理后,收集细胞培养基,3 000 r·min-1离心20 min,收集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样品中ET-1水平。检测方法参照人ET-1 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2.6 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 将HUVEC按2×104个/孔铺于12孔板中,按照2.2中方法处理后,收集细胞培养液到离心管内备用,胰酶消化细 胞,收集到同一离心管内,1 000×g离心5 min。吸去上清,加入1 mL 4 ℃预冷的 PBS,重悬细胞,1 000×g离心5 min。用250 μL Binding Buffer重悬细胞,取100 μL细胞悬液于5 mL流式管中,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 和10 μL的PI (20 mg·L-1)溶液,混匀后于室温避光孵育15 min后,在反应管中加400 μL PBS,混匀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2.7 Caspase-3活性检测 将HUVEC按2×104个/孔铺于12孔板中,按照2.2中方法处理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或组织裂解液中Caspase 3酶活性。检测方法参照Caspase 3 活性检测试剂盒产品说明书。 2.8 Western blot分析Bcl-2,Bax含量测定 将HUVEC按1×105个/孔铺于6孔板中,按照2.2中方法处理后,弃去上清,每孔加入100 μL蛋白裂解液,混合均匀后4 ℃,12 500×g离心20 min。调整总蛋白含量一致后,取上清后加入5×蛋白上样缓冲液,90 ℃加热5 min使充分变性。电泳分离蛋白后,转膜至NC膜,BSA(5 g·L-1)室温封闭1 h,经TBS-T漂洗后,4 ℃孵育Bcl-2,Bax和β-actin,12 h后使用TBS-T漂洗。加入二抗IgG-HRP室温孵育2 h,TBST漂洗后进行化学发光。 2.9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s表示,使用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进行多组数据比较。 3 结果 3.1 复方银杏叶颗粒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不同质量浓度的复方银杏叶颗粒(80,160,320,640 mg·L-1)与HUVEC细胞分别孵育24,48,72,96 h,各组细胞状态良好,形态无明显变化。分别在24,48,72,96 h后,使用H2O2处 理8 h。正常对照组细胞存活率为100%,药物干预48 h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在72,96 h时,细胞活性降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差异减少,显著性降低,见图1。在药物作用48 h时观察细胞状态,正常对照组细胞呈鹅卵石样排列,结构完整,折光性较好。H2O2干预后细胞排列混乱,细胞皱缩、变小,坏死细胞、细胞碎片较多。复方银杏叶预处理过的细胞排列、形态明显改善,与模型组差异明显,见图2。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复方银杏叶颗粒最佳药物作用时间为48 h,在该作用时间下,质量浓度为640 mg·L-1的药物药效最好,能够有效保护内皮细胞,抑制H2O2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 3.2 复方银杏叶颗粒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 药物预处理48 h,H2O2干预8 h后,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LDH释放量显著减少(P<0.05),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NO含量显著提高(P<0.05)。H2O2干预后,ET-1含量显著升高,给药后,各个药物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ET-1含量,见表1。以上药效具有较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且质量浓度为640 mg·L-1的复方银杏叶颗粒的药效优于其他质量浓度。 3.3 复方银杏叶颗粒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 3.3.1 复方银杏叶颗粒对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作用。H2O2干预8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80,160,320,640 mg·L-1药物预处理的内皮细胞凋亡率依次为89.34±1.87,88.30±4.27,85.43±4.19,80.38±3.28(80,160,320 mg·L-1组,P<0.01,640 mg·L-1组,P<0.05),见图3,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