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免疫分析法检测真菌毒素(2)

时间:2016-04-08 08:44 点击:
在玉米样品中添加适当浓度的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或玉米赤霉烯酮,按照2.1的步骤进行前处理,之后按照2.2的步骤检测,每个样品检 测4次,计算添加回收率与平均值。添加回收率的计算方法:添加回收率 = (样品检

  在玉米样品中添加适当浓度的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或玉米赤霉烯酮,按照2.1的步骤进行前处理,之后按照2.2的步骤检测,每个样品检 测4次,计算添加回收率与平均值。添加回收率的计算方法:添加回收率 = (样品检测浓度 – 空白样品检测浓度)/ 添加浓度×100%。
  3 结果
  3.1 标准曲线
  黄曲霉毒素B1的ELISA标准曲线见图1。由图1可知,黄曲霉毒素B1的IC50为0.14 ng/mL。
  呕吐毒素的ELISA标准曲线见图2。由图2可知,呕吐毒素的IC50为20.4 ng/mL。
  玉米赤霉烯酮的ELISA标准曲线见图3。由图3可知,玉米赤霉烯酮的IC50为0.583 ng/mL。
  3.2 添加回收率
  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或玉米赤霉烯酮的添加回收率见表1,由表1可知,在玉米中添加5 ng/g黄曲霉毒素B1,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2%,添加500 ng/g呕吐毒素,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8%,添加25 ng/g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回收率为83.6%,结果的准确性较好。
  4 讨论
  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或玉米赤霉烯酮,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0%到100%之间,准确性较好,可以满足国家限量标准[4]。本研究为开发检测真菌毒素的蛋白质芯片及方法奠定了基础。
  蛋白质芯片的技术原理是,将各种蛋白质有序地固定于芯片基底上,然后样品中标记了特定探针的生物分子与芯片作用,目标分子与固定蛋白质通过抗 原-抗体相互作用等原理结合,经过漂洗将未能与芯片上的蛋白质互补结合的成分洗去,再利用相应技术进行检测[6]。蛋白质芯片在医疗诊断[7],食品安全 [8],环境监测[9]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有报道称蛋白质芯片可以用于真菌毒素的检测。李建林等人建立一种用光子晶体微球流式芯片检测真菌毒素的方 法,可以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桔青霉毒素[10]。王莹等人建立了一种蛋白质芯片检测方法,可以检测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等六种真菌 毒素[11]。王莹等人还建立了一种悬浮芯片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呕吐毒素,T2毒素等四种真菌毒素[12]。
  本研究的下一步计划是建立蛋白质芯片检测真菌毒素的方法,在蛋白质芯片上包被多种真菌毒素的合成抗原,组成真菌毒素的检测位点阵列,在芯片上 加入待测物,抗体与荧光标记探针,通过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荧光探针复合物,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信号。该方法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相比,通量更 高,而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可以极大的缩短检测时间。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