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显示,担心医疗费用,担心预后,担心将来的生活质量,担心自己的生存时间及担心增加家庭负担与患者焦虑状态相关(P<0.05)。
3讨论
3.1焦虑(anxiety)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威胁和灾祸或对环境变化要做出重要努力和牺牲进行适应时,主观上引起的紧张、不安、焦急、忧虑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3]。
3.2急诊观察室患者焦虑现状本研究发现40~49岁的患者,焦虑水平偏高。可能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患者往往肩负家庭与事业两重重担,除了对死亡的恐惧,还有对家人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牵挂。
同时,本研究发现,外伤患者的焦虑水平也较高,可能由于意外伤害和严重创伤而使患者遭受严重打击,因此患者易出现强烈心理反应[4]。意外伤发生,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氨分泌增加,引起心血管疾病,胰岛素分泌减少,胃肠粘膜糜烂等应激反应。
3.3急诊观察室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发现,担心医疗费用及预后,担心将来的生活质量,担心自己的生存时间及增加家庭负担都影响着患者的焦虑状态。一些家庭困难的患者必然会担心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尤其中等年龄组的患者,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的压力影响着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时,对于疾病发展和预后的不确定感及疾病给患者未来生活带来的影响也影响着患者的焦虑水平。
3.4护理措施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要担负赡养长辈,教育子女,维系家庭的责任。许多中年人又是工作中的骨干,工作压力大。因此,中年人的心理特征经常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烦躁。
此年龄段患者入住急诊观察室后,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与患者沟通;对于担心预后及将来生活质量的患者,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可以多向其讲述以往成功的病例,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让患者明白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不容小觑,应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家庭的支持在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担心医疗费用及增加家庭负担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家属和亲友进行教育,让其对患者的担心进行疏导[5]。
对于外伤患者,首先,具体了解患者外伤的原因(车祸或其它意外),逐渐引导患者认识到其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向患者宣教焦虑带来的机体应激反应及危害,鼓励他们接受意外并表达、宣泄伴随的情绪。同时,针对急诊观察室患者,我们对他们出现的焦虑要表示理解,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们;根据每个患者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应对焦虑的措施。同时耐心教会患者各种焦虑处理技巧,例如: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听轻音乐、热水泡脚等;我们还应不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为患者提供满意、舒心、放心的就医环境[6],让患者对治疗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梅.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6(19):128.
[2]陈玲梅,汪志青.对ICU内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护理干预[J].海军医学杂志,2004,25(2):158-159.
[3]钱明,曲海英,邓科穗.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08.
[4]MatsushitaT,MatsushimaE,MamyamaM.Qualityoflifeandpsychologicaltraitsofpatientsundergoingsurgeryforgastrointestinalcancer[J].GanToKagakuRyoho,2012,32(2):209-214.
[5]王维梅,李巧梅,石爽,心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133例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3,1(42):124.
[6]杨红,曾丽,何友燕.急诊观察室实施优质护理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8):2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