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蒙成药中“地格达”类原料药材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研究(2)

时间:2015-04-16 10:45 点击:
3 讨论 无论是中成药还是蒙成药,原料药材的基原鉴别一直是鉴定领域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传统的性状和理化鉴别技术主要是针对形状完整、真伪品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的样品鉴别比较简单、快速。但是对于成药而言,原料药
  3 讨论 
  无论是中成药还是蒙成药,原料药材的基原鉴别一直是鉴定领域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传统的性状和理化鉴别技术主要是针对形状完整、真伪品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的样品鉴别比较简单、快速。但是对于成药而言,原料药材大多都是以粉末入药,存在外观形状被破坏、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等鉴定难点,因此以上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对成药安全性、有效性鉴别的需要。对于蒙成药中原料药材的真伪鉴别、多来源鉴别等,如何选择准确、高效的鉴别技术,建立适合蒙成药的鉴别体系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些年来,部分地格达类蒙药资源正逐年减少,如肋柱花、尖叶假龙胆、扁蕾等,难免会导致蒙成药中地格达类原料药材会出现替换的现象。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地格达类蒙药资源保护的同时,还急需建立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而随着蒙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蒙成药的质量评价标准也需要更科学、更客观、更准确。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人们用药安全,还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质量检测标准及其检测方法。目前理化和显微鉴别是蒙成药的主要鉴别手段,而一些地格达类蒙药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如齐墩果酸被用来检测评价肋柱花的质量,而它在尖叶假龙胆中也被发现[14-15],因此通过化学方法无法判断投放的原料药材是肋柱花还是尖叶假龙胆。对于显微技术而言,由于粉碎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超微粉碎的出现, 药粉直径常常不足10 μm,因此应用显微技术将无法进行蒙成药中部分原料药材的鉴别工作,而将药材粉碎的越细则对药材DNA的提取更容易,这使得分子鉴别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进而可以对蒙成药中原料药材进行准确的鉴定。 
  然而,由于目前蒙成药DNA分子鉴定方法尚处于资料积累与方法不断完善的阶段,已涉及的蒙成药种类还不广泛、研究人员队伍不够庞大。查阅相关资料显示,只有少数的蒙药中使用的药用植物,如掌叶橐吾Ligularia przewalskii、棱子芹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紫丁香Syringa oblata、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扁蕾Gentianopsis barbata﹑花锚Halenia sibrca等植物的基因序列被收录到 GenBank中[12,16]。因此,DNA分子鉴定作为蒙药鉴定的一种新技术手段,将可以作为蒙药传统鉴别的一种重要、有力补充。例如,可以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一些附加值高,市场销售好以及易混淆、传统鉴定方法难以解决的、蒙药产业又急需的蒙药材的蒙成药,建立一种分子鉴定方法,将会极大的补充蒙成药的检测的手段。将填补DNA分子技术用于蒙成药鉴别这一块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蒙成药以及蒙药材的鉴别体系,对于及时发现和查处假劣蒙成药、维护蒙成药市场秩序和确保人民用药安全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多种蒙成药分子鉴定方法的不断建立与完善,分子鉴定方法将与现有的鉴定方法并存发展,共同阐明蒙成药中原料药材真伪优劣,科学评价蒙成药质量,共同推进蒙药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虔全, 周立社, 郭兰萍, 等. 分子生药学在蒙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19): 26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3] 张春红, 陈苏依勒, 张娜, 等. “地格达类”蒙药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24): 4362. 
  [4] 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 内蒙古中草药[M].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2. 
  [5] 高达布海, 额日和赛音, 刘振国. 蒙药“地格达"品种的本草考证[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1999, 4(1): 57. 
  [6] 徐都冷, 苏日塔拉图. 蒙药吉斯迪格达的本草考证及原植物鉴定[J]. 中草药, 2000, 31(10): 787. 
  [7] 巴俊杰, 荀雅书, 李树明. 蒙药地格达-4的薄层色谱鉴别[J].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12): 2548. 
  [8] 王秀兰,何美荣. 四种蒙成药中地格达的薄层色谱鉴别[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998, 15(2): 12. 
  [9] 胡伊力格其, 巴根那, 王青虎. 四种地格达类蒙药材的鉴别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2(3): 328. 
  [10] 太平, 王霞. 三种地格达类蒙药材的薄层鉴别实验[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2, 21(15): 6. 
  [11] 杨冬爱, 王馥晖, 齐曼丽. 利胆八味散中苦地丁与麦冬的TLC 鉴别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14):53. 
  [12] 崔占虎, 李旻辉, 袁庆军, 等.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四种龙胆科“地格达”类蒙药基原植物[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10): 72. 
  [13] 许良, 巴根那, 张昕原, 等. 正交函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地格达-4汤中的小檗碱含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1999(5):126. 
  [14] 白翠兰, 巴根那, 王秀兰. 蒙药肋柱花的鉴别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2(57): 236. 
  [15] Lv L J, Li M H. Terpenoids flavonoids and xanthones from Gentianella acuta (Gentianaceae) [J].Biochem Syst Ecol, 2009, 37: 497. 
  [16] 刘越, 王真, 孙洪波. 生物技术在蒙药研究中的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7): 172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