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为了追求绝对的利益。对种植的蔬菜使用大量的肥料,从而导致了食品出现危害人类健康的存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已经有了一定的要求。绿色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防止餐桌遭受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无公害蔬菜的概念,指的就是在非常良好,安全的农业环境下,尽量少施那些化学类的肥料,或者是农药使用过量。通过这样的方法,利用生物防治的措施,防止病虫害。让农户种植出来的蔬菜,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基本要求。 二、无公害蔬菜对土壤的要求 1.种植地的选择:首先,种植蔬菜对于土壤是有着特别要求的。土壤对于蔬菜种植来说,至关重要的。蔬菜的生长,就是通过吸收土壤中的各种养份,以及水份等各种营养,从而健康地成长了发育。因此土壤质量对于蔬菜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土壤品质越好,生长出来的蔬菜就越健康、越无害。所以,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地的选择,就必须要选择一个远离城市喧嚣,远离工矿类企业,没有大气污染或者水源没有受到污染的地方。 而选择的地点除了这些以外,还必须要是土壤比较肥沃,排灌也比较方便,交通也相对便利的地方。而且土壤选择后,必须要根据蔬菜产地环境条件,对于农药残留,灌溉及大气污染,重金属元素,都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选择的要求。 赤水是比较符合要求的种植基地,这里远离大城市,大型工业少,没有工业污染。而且森林覆盖率达82%,土壤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中也没有受到各种工业污染,空气质量优。是最好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2.基地建设:种植基地选择好以后,种植户需要按最高标准对基地进行投入,对农田进行整改。需要把所有的农田都建成平整的,这样灌溉就非常地方便,对各种现代化的栽培设备要配套准备好。除此之外,还需要改善农田的抗灾能力,对菜田的土壤进行有规划地培育。为无公害蔬菜生长提供非常优良的生长环境。 三、无公害蔬菜施肥存在的问题 1.化肥用量过大:用户在种植无公害蔬菜时,因为盲目地追求过高的产量。从而导致他们使用化肥的数量严重地超标。甚至是有增无减,而且使用化肥品种太过单一。像一些钾肥,重氮肥轻磷之类的使用率偏低。而在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因为氮多,没有其他元素的加入,使得土壤就会因此营养不足,而造成蔬菜产量的下降。 在现代无公害种植中,因为偏施氮肥,所以,造成各种蔬菜无论是品质上,还是抗性和口感上,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在无公害种植中,种植户为了追求速生上市,他们对于氮肥就更加地偏爱。而过量的氮肥施放到土壤中,随着它的不断沉淀,就会使土壤中产生过量的硝酸盐。 大家都了解,微量的硝酸盐,对于消费者的身体是无害的。但是如果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因为蔬菜的原因,让消费者摄入到了体内,就会在人体内形成亚硝酸盐,而它又通过与人体内的胺形成各种能够导致人致癌的物质,或者是引发心脏麻痹,甚至是窒息死亡等现象。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2.钾肥量低:无公害蔬菜是一种喜钾的农作物。对于钾的吸收量,要高于氮和磷素,所以钾是无公害蔬菜吸收量最大的一种,有利于蔬菜成长的营养元素。如果氮的吸收量在蔬菜比例中为一百,那么蔬菜对于钾的吸收,则平均量在一百五至一百六之间。 所以说,在无公害蔬菜的培育期间,如果农作物的成长缺少了钾元素,不管是在哪个阶段。都会造成无公害蔬菜的发育不良,从而降低无公害蔬菜的产量。特别是蔬菜成长的后期阶段,如果缺少了钾元素,就容易造成大规模,大面积的减产损失。 四、无公害蔬菜土肥管理要求 1.控制氮肥量:在无公害蔬菜种植中,氮肥的使用要适宜。但是绝对不能为了速生而过量地使用。适宜的氮肥不但无害于人体的健康,更加可以提高无公害蔬菜的品质。所以,在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过程中,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尽量提高它的使用率。 利用合理的手段,防止无公害蔬菜种植过程中,氮肥因为挥发等问题,对种植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尽量减轻硝酸盐在无公害种植土壤中的积累和残留。所以,在种植土壤中,对于氮肥的处理,要记住深施然后上面盖上土,尽量减少氮肥的挥发。一般来说,都是采取深施基肥,种肥采用底施的方式。而追肥而需要穴施或者是沟施的方法,最大限度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2.增加有机肥:有机肥料对于无公害种植的土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它不仅能够增强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活性。而且还能够将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提高到最大限度。对于土壤的供肥和保肥性,都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助益作用。 有机肥的作用,在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土壤中,是一些无机化肥都根本无法取代的。因为,在无公害种植的土壤中,种植户一定要推广一些秸杆等有机肥的投入量,尽量地减少无机化肥的施放。减轻无机化肥对无公害蔬菜种植土壤造成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