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试验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DF\&SS\&MS\&F\&F0.05\&F0.01\&区组间\&2\&10.58\&5.29\&1.57\&3.63\&6.23\&处理间\&8\&116.73\&14.59\&4.32\&2.59\&3.89\&误差\&16\&50.01\&3.38\&\&\&\&总变异\&26\&181.33\&\&\&\&\&] 3小结 综上所述,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本地生育期相近,但是在株高,剑叶、分蘖能力等方面差异明显。Y两优5845、绵优616表现出了较好的农艺和产量性状,抗病抗逆性表现良好,较为适合在本地做进一步的示范推广。参试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品种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合对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当地水稻品种应选择大穗,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的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杨家俭,崔志斌,刘红娥,等.桃江县一季稻杂交组合品种比较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06(6). [2]熊玉珍,陈凡玉,邱兵余,等.江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综合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8(1). [3]刘顺毅,张勇.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J].耕作与栽培,20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