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作物种植劳动强度大、任务重成为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人们也开始寻找一种省时省工省力的栽培模式。武宁县作为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水稻种植大县,农业管理工作人员为了适应这一需求,不断的在探索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此项技术是指在水稻种植前不对稻田进行犁耙深耕,而是采用除草灭茬、灌水施肥沤田等一系列技术,以减少劳作环节,提高效率,增加产出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具有茬口均匀、出苗率高、分蘖出生早、分蘖势强、起发快、适应性广、增产效果好等特点。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作强度,而且省工省时、节约成本、高效易行。武宁县经过多年直播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比较适合本县土壤、气候、水文条件的技术方法,以推广应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1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操作程序 1.1播种前的准备 1.1.1田地免耕处理免耕栽培技术应选择在沟厢配套、田地平整、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田块上进行。不宜选择易涝、干旱、土层浅、贫瘠、病虫害多、保水效果较差的浅脚田、冲田、山林田等。如果在低洼田、山坑田、冷浸田、烂泥田等种植应在使用前做开好田沟和十字沟,及时排干田水等工作。种子应选择高产、矮秆、抗倒和抗病虫害能力强、分蘖力好、穗型较大、抗性较强的优质杂交品种。播种前要提前30d进行关水浸田,21~25d后观察田地,当田被浸透、浸软、浸涨时即可放水。除了将大田整理平整外,还要进行分厢,一般宽3m,沟宽为20cm,深15cm,分厢后用平板将厢面拖平,待沉实后就可使用。武宁县在此环节上,是播种前7d进行放水并整平畦田,畦面的高低相差不超过3cm,并每隔2~3m开一条畦沟,以方便播种。基肥是在直播前1d排干水后施加,可根据地力情况,参考每667m2施加磷酸钙40kg、混合碳铵20kg或复合肥25kg。 1.1.2除草和防鼠雀在大田准备过程中,除草灭茬是保证大田品质、播种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如触杀型"克无踪"或内吸传导型"草甘膦"、"农达"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按照说明比例调配,均匀喷洒,消灭田间剩余的残留桩茬和老草、杂草。同时还要做好灭鼠防雀、杀菌消毒的工作。老鼠和麻雀,应在播种前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拌种,以对其防范。 1.2种子处理和播种技术种子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经过晾晒、筛选、浸种、消毒、催芽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处理。在种子处理过程中应去除干瘪、发霉、变质、残破的种子和杂物,提高种子质量,促进播种出全苗;然后在太阳下平铺晾晒1~2d,以提高发芽率,并用浸种剂浸泡种子2~3d,当80%的种子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间应选择晴天,播后3~4d持续无雨,以适宜种子生长。免耕直播的播种量一般为1kg/667m2,与普通翻耕直播技术相比可节省种子。种植者应根据种子的品种以及地力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播种时一定要均匀,可使用分厢过秤匀播,播后塌谷,做到谷不露泥,以提高出苗率。播种过程应建立协调的个体与群体关系和群体结构,实现足穗、大穗、高产的目标。由于免耕水稻前期生长比普通翻耕直播快,全生育期可缩短7~10d,因此播种时间相对提前,一般在4月底到5月初,以匹配播种出苗和抽穗扬花时对气温的需求。 1.3科学管理 1.3.1合理浇灌合理调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促进根系生长。在芽期应保持田间湿润,苗期田间应保持薄水;在出苗3~4叶期时,水的高度要低于畦面,保持沟里有水即可,同时还应做好疏密补稀、去弱留强的间苗工作。当进入分蘖期时,由于直播水稻分蘖早、群体大、根系浅,应使田间间湿间干,充分晒田炼苗。晒田的时间可相对提前以控制禾苗生长,一般是在播后的第二天进行晒田。晒田应保持人在田间行走,脚不下陷的标准为宜,从而促进根系下扎,降低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在分蘖末期应该再(下转59页)(上接43页)进行一次晒田,晒田要达到大田里出现白根,田间土壤出现鸡爪裂为适宜。在孕穗抽穗期,应保持浅水灌溉,要将田间保持3.3cm水,壮籽期灌溉要做到干干湿湿。及时搁田,做到"苗到不等时",适当重搁,控制苗峰,提高成穗率;水稻生长后期浇灌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确保青秆黄熟。 1.3.2适时追肥免耕前期土壤供肥能力较强,禾苗生长较快,因此为了避免供肥不足造成水稻早衰,在生长后期应适当追施肥料。整体把握"前稳、中控、后保"的原则,在施肥灌溉方面,应合理调整和搭配氮磷钾等元素,施足基肥,在不同的生长环节分阶段施对不同的肥料进行补充。一般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的分配施用比例为3∶2∶4∶1,应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徒长。一般应每667m2施40%的复合肥40~50kg。由于直播水稻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在追肥时应提早施肥料,前期不足的在后期应充分补充。在2~3叶时,应以尿素补充为主,一般应在无露水和雨水的天气进行,以促进秧苗吸收,保持其生长旺盛。3叶期时应施一次断奶肥,用量尿素6~8kg/667m2,晒田复水后施一次壮穗肥,根据苗色进行定量,以免造成早衰减产。在分蘖期应追施尿素、氯化钾各7.5kg,在促花期应加强土壤肥力的供给,以提高水稻产量。进入生长后期应根据水稻生长状况追施穗肥和粒肥。 1.3.32次除草在苗木生长阶段应该进行2次除草,一般在2叶1心期,可使用秧葆等化学药物兑水均匀喷洒,或是在播后20d左右将田间关水,避免出现露土低洼淹没秧心等现象,此时每667m2使用10%农美利15~25mL兑水15~30kg,对准杂草较多的地方进行喷雾,喷洒药物后2~3d内需要放水回田,保持3cm的薄水层4~5d,以促进田间水层管理,切忌不要超过苗心叶。我县在横路金盆村试点时是采用"田青"除草剂,用30g在秧苗3叶期兑水30kg进行喷雾,喷药时田里放干水,如果农户使用不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可以选择除草效果更好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