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金针菇保藏相关酶的活性,进而了解其对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在-18,0,4,10 ℃等4个温度梯度下贮藏金针菇48 h,主要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 4 ℃保藏的金针菇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了解金针菇保鲜的最适合的温度范围,以及工厂的大批量保藏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金针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S646.1+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1.007 我国的食用菌金针菇产业是由分散式的小生产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市场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家庭式分散小生产的产品质量极其不稳定,特别是食品安全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专业化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已是必然趋势。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工业化保藏金针菇,笔者选择适合的温度梯度研究金针菇中主要酶活力的变化,以了解金针菇保鲜的最适合的温度范围,便于工厂的大批量保藏,提高金针菇的食用价值和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在大庆市让胡路区市场购买新鲜的金针菇,分别在-18,0,4,10 ℃等4个温度梯度下贮藏48 h待用。 1.2 试 剂 邻苯二酚、愈创木酚、750·mol·L-1NBT、30%过氧化氢、130 mmol·L-1甲硫氨酸、20·mol·L-1核黄素等(分析纯) 。 1.3 方 法 1.3.1 粗酶提取 分别取4个温度梯度的新鲜金针菇2.0 g,置于预冷研钵中,加少许石英砂,加入2.0 mL预冷的0.05 mol·L-1 pH 值7.8 的PBS缓冲液,冰浴研磨匀浆,再用5.0 mL PBS分3次冲洗研钵及玻璃棒,转移到10 mL离心管中,10 000 r·min-1离心10 min,上清液为粗酶液。 1.3.2 酶活力的测定 (1)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每个温度梯度的粗酶液做3个平行样,标号1~12,另取一支试管做对照管。470 nm下测定吸光度(表1)。(2)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测定。每个温度梯度的粗酶液做3个平行样,标号A—L,另取一支试管做对照管。470 nm下测定吸光度(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藏2 d后金针菇的感官变化 表3显示,在贮藏过程中金针菇的感官品质随温度的升高有下降趋势,4 ℃和0 ℃时变化不大,贮藏的后期品质下降较快。 2.2 酶活性测定结果 过氧化物酶(POD)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植物代谢及抗逆性都有密切关系。由表4可知,在-18 ℃时POD活力最低, 4 ℃ 时酶活力最强,与0 ℃时酶活力相差不大,10 ℃时活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