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科技论文 >

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交易(2)

时间:2014-08-15 17:05 点击:
3.3 数字内容阅读平台 大陆的中国期刊网(CNKI)、读秀,台湾的博士硕士论文资料库、汉珍资料库等数据整合或数字学习平台从事的是数据重整工作。它们可能打破纸质书本的概念,而将数据利用不同的搜寻和分类逻辑重新

 

  3.3 数字内容阅读平台

  大陆的中国期刊网(CNKI)、读秀,台湾的博士硕士论文资料库、汉珍资料库等数据整合或数字学习平台从事的是数据重整工作。它们可能打破纸质书“本”的概念,而将数据利用不同的搜寻和分类逻辑重新排列,或是聚集足够多的电子书再收入数据库分类销售。但无论如何,这类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对资料的重新整理、安排和数字化后再加以销售。其工作核心是对内容的数字化加工、对图书或数据的批量处理,面对个别作者和作品的处理并不是这类平台的目标和优势。

  综上所述,数字内容创作平台因为有直接接触作者的机会,在数字著作权中介领域有可能成为出版社未来最强的竞争对手;数字内容交易平台的优势在于发行和对读者的相关服务;数字内容阅读平台的优势则是对数字化内容的重新整合,让数据库变成更有价值的知识库。

  在数字环境下,以上几个类型的网络平台固然能轻易“跳过”出版社,直接向作者争取授权,但毕竟每类网络平台各有所长,未必需要全线出击、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出版社在作者的经营方式上也有了转变。因此,未来在数字出版发展中,主要的著作权经纪和中介角色,预期与作者接触最多、关系最深的出版社和内容创作平台将呈现分庭抗礼之势(详见图2)。

  图2 数字环境下争取著作财产权经纪两大竞争者

  4 数字出版时代各方业者互相授权将成为常态

  数字技术的一大特性就是媒体融合。过去限于生产设备的昂贵,凡是影音俱全的出版形式成本往往特别昂贵,机会也相对较少。但是当一切数字化后,兼具声音、影像和文字的作品变得相对容易制作。因此,有愈来愈多的游戏、App、微电影等兼备影音元素的各类数字产品纷纷出炉。

  在数字环境下,一个创意产业链的启动未必一定以纸质图书为中心,而是一个以数字内容为中心的全媒体出版概念。所谓“全媒体”目前有很多定义,此处仅取其媒体形式的全备性定义[7]。事实上所谓“全媒体”概念与韩国人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提出的政策口号“一个来源,多种用户(One Source, Multi-User)”基本一致。定义的核心在于同一内容的重复利用,也就是同样的数字内容可以依受众需求转化为网站、手机、PDA、iPod等各种不同的终端载体产品。简而言之,亦即“一个著作权、产业分工、多种版本、不同载体”“一次内容创作,多种产销应用”[8]。随着新的媒体和内容形式不断出现,创意的经济价值势必通过著作权交易才能实现。未来当一个创意产生时,会根据它的内容特性及目标受众去选择最佳表现形式,届时对于出版载体的选择,纸质书未必是首选项。可以先有电影再有图书,也可以先有游戏再有纸质书,更可以是所有出版形式同时问世。先后顺序的安排,其实背后反映的是营销节奏。善用各类不同媒体的表现方式,将能更深入地接触到不同的潜在消费者。

  以近年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微电影为例,其制作单位很多是视频网站,优酷网、土豆网、搜狐视频、爱奇艺、56网、乐视网、酷6网等纷纷推出系列自制微电影。这些视频集成网站之所以积极经营微电影,和播放版权的取得不易有关。微电影让这些视频网站有机会用较低的成本生产自有版权的微电影,而不需花费过高的版权费取得播放内容。而如能成功创制优质的播放内容,势必会有各种延伸的著作权交易市场出现。视频播放平台对内容的掌控从被动到主动,恰恰说明数字技术让任何形式的公司都有机会开发原创内容并因此取得原创内容的著作权。

  图3 数字环境下各种媒体互相授权

  这些更广泛意义上的数字出版或是数字内容制造商各自有着接触不同类型创作者的优势。出版社或数字内容创作平台接触到的创作者可能多半以文字见长,唱片公司接触的创作者以音乐见长,影视或游戏公司接触的创作者以影像或动画制作见长。因此,若考察愈来愈蓬勃发展的整个数字内容产业,未来出版社未必是最初取得创作者授权的单位,也因此未必是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中心。未来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面临的将是一个互相授权,关系更密切、更复杂的“大出版产业”(见图3)。

  5 小 结

  数字时代,出版社若想持续取得创作者的著作权授权,将会面临更多不同行业的挑战,尤其是来自数字内容创作平台的挑战;其直接接触作者的优势,使得该类平台将成为出版社在数字著作权经纪业务上最大的竞争对手。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媒体融合现象,未来不同类型媒体的相互授权可能成为大出版产业的常态,出版社将不再是整个大出版产业的中心;另外,借由数字技术的支持,透过自助出版,创作者也可以自己经营著作权。因此,任何专业出版机构都要比过去更用心经营,才能赢得创作者的授权。数字技术正悄悄地改变着出版产业的整个面貌。

  注 释

  [1]亚马逊网络平台完善,自助出版赚得更多[EB/OL].[2012-03-08]. http://www.chinanews.com/it/2011/12-07/3514311.shtml

  [2]视觉中国.epub360助力数字自助出版[EB/OL].[2012-03-08].http://c.chinavisual.com/2011/04/25/c76145/index.shtml

  [3]谢至恩.苹果推出电子书自助出版工具-iBooks Author 再度冲击出版业[EB/OL].[2012-03-08]. http://news.networkmagazine.

  com.tw/classification/software-application/2012/01/20/37233/

  [4]史书华.亚马逊进军新闻媒体[EB/OL].[2012-08-01].http://www.cw.com.tw/artrcle.aaction?id=5051041

  [5]新华网.亚马逊ceo买下《华盛顿邮报》.[EB/OL].[2012-08-07].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8/07/c_125130876.htm

  [6]台湾地区2010数字内容产业年鉴[R].2011:21

  [7]郝振省.数字时代的全媒体整合营销:中文在线全媒体模式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8]台湾地区智能财产局“100年度电子书著作权倡导说明会”手册,201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