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内部控制方面,企业内控目前采取的有效措施应当是“以评促建、以审促评”。传统的“内控构建、内控评价”循环模式经过实践证实效果甚微,所以需要针对企业内控体系采取两种新手段进行循环:第一是内控评价,第二是内控测试(也即内控审计)。这两种手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会针对企业业务流程和业务结果进行穿行测试和审计,使用的数据源也都是企业内部数据。据此思想,华博风控在内控系统中全面融入了评价、测试、问题、疑点、工作底稿等功能,实现在做内控的同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将内控和审计做了高度的融合。
最后,在内部审计方面,内部审计的实际作业过程主要是锁定审计区域、搜集审计证据。内部审计所使用的数据源与风险、内控相同,由于近几年审计技术和方法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可以通过将审计方法进行高度复用形成智能化的监控模型,实时地对企业数据进行监控,有效地形成企业监控的自动化,这种创新的审计手段同样也是实现风险管控落地的手段,也证明了审计、风险、内控在工具上是可以复用和整合的。风险、内控、审计的有效融合,改变了企业因同时使用各种手段后陷入的各自为政、功能互相重叠、风控落地效果不佳的状态,不仅提高了企业风险管控的能力,也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投入成本。
大数据技术颠覆传统审计方法
传统的财务审计过程中一般会运用一些查账类的方法,如审阅法、复核法、核对法、函证法等;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既要运用财务审计的一般方法,又要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如经济活动分析、决策分析和数学分析等。而上述这些方法在大数据环境下已显得比较单薄。大数据解决了数据挖掘问题,致使很多方式和方法平面化了,比如消灭抽样、可进行智能复算与核对、把经济活动分析形成监控模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又诞生了几种新的技术方法,比如嵌入式审计(生物探针),生物探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风险识别技术,通过分析用户在界面上的行为特征,可以识别当前操作中存在的风险;智能监控技术,可形成规则、指标、模型三维一体的监控体系。
为了在大数据风控环境下,突破传统审计方法所遇瓶颈,有效解决风险管控落地问题,华博风控以“风险融入业务、融入信息化”为指导思想,颠覆了传统的风控与审计方法,设计开发了大数据监控平台——华博GRC,形成了事前规则管控、事中指标管控、事后模型管控的三维一体监控模式,有效解决了风险管控落地问题。目前这种大数据监控模式已被业内公认是解决风险管控落地和审计问题的最好手段。这是因为,模型监控把所有审计经验整合成了监控模型,完成了计算机代替人工的转变,而规则和指标是把风险控制点形成控制规则和监控指标,使模糊的企业管控变成可以落地实施的控制措施。
|